淮南“青年夜校”形式出新、內容用心,呈現“一課難求”的火熱局面——讓快樂學習覆蓋更多青年
馬步沖拳、騰空前踢、踢腿后空翻……按照教練的指導,20名青年學員身姿矯健,一招一式剛勁有力。5月8日晚,共青團鳳臺縣委舉辦的青年夜校第一期課程——跆拳道(防身術)開課。
“青年夜校既可以讓我學到很多技能,還能夠幫助我釋放壓力、擴大社交圈,我非常喜歡,為青年夜校點贊!”在練習間隙,學員余靜雯告訴記者。
為更好地回應青年需求,今年以來,淮南市各級團組織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年夜校”活動,搭建傳播知識、培養技能、增進交流、促進發展的平臺,豐富青年的業余文化生活。
“親愛的青年朋友,你是否渴望獲得更多技能,為人生增添更多的可能性?那么就來大通區青年夜校吧!”在共青團大通區委的網站,“青年夜校”向廣大青年發出電子邀請函。
在大通區第三期青年夜校上,“宋朝點茶”課程吸引了大家的關注,在沉浸式體驗宋韻點茶文化的過程中,學員汪蒙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辦好“青年夜校”,形式要“出新”,內容要“用心”。淮南市各級團組織經過廣泛調研,結合青年需求,開設廣場舞、書法、插花、跆拳道等豐富多彩的課程。
“青年夜校”的學員既有上班族,也有寶媽、大學生等,上課時間大多定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每門課程規模為20人至30人,分別在晚上6時至7時30分和7時30分至9時不同時間段舉行,按每周一節(次)的頻次來開展,這也是青年“票選”出來的理想上課時間。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淮南市田家庵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工作之余走進教室,打開“夜生活”模式。
“廣場舞課堂上,學員們狀態積極、活力滿滿!”來自淮南市淮河中學的老師陶唯一是田家庵區青年夜校的授課教師。她告訴記者,能用自己的興趣愛好給更多的青年群體帶去快樂,也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青年夜校”一經推出,就出現“一課難求”的場面,學員名額基本在上線當天就被搶空。共青團淮南市委書記李雪梅表示,將持續開展需求調研,建立課程體系,完善課程設置,多方位爭取社會資源,打造一批“出圈”課程,讓快樂學習的夜生活覆蓋更多青年。
安徽日報記者 柏 松
《安徽日報》6月3日6版頭條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