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店鄉全鄉大田小麥長勢看,今年我們奪取夏糧豐收希望滿滿,這得益于我們鄉進行的良種推廣。”5月18日上午,艷陽高照,正在進行田間管理的鳳臺縣關店鄉負責人告訴記者。
糧食生產是農業的命脈,也是穩定農民種糧積極性的關鍵。近幾年,該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生產環境,因地制宜,大力推廣適應本地生長的高產優質小麥品種。目前,小麥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通過實踐證明,良種推廣在關店鄉現代農業生產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小麥和水稻產量不斷提高,基本實現了“噸半田”的目標。同時,該鄉還采取鞏固耕地面積、土地流轉、小田變大田、加強田間管理、完善水利配套設施等措施,為穩產保產鞏固了基礎。“全鄉上百戶土地托管大戶依靠良種良技取得明顯效益,收入不斷提高。”分管農業的負責人如是說。
“良種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增強抗逆性,如抗銹病小麥品種的育成可以大幅度增產。良種的應用可以減少對農藥的依賴,從而降低成本,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優質良種還具有優異的適應性和適地性,能在不同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下生長,減少對土地的破壞和污染。”該鄉紀委工作人員在調研良種推廣時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發展良種的優勢。
“現在使用空防技術就是好,俺家今年噴灑小麥病蟲害防治藥物全部都是無人機作業。過去人工一個星期才能完成打藥的活,現在3個小時就搞定了。”陳廟村村民王殿淮一邊指著即將開鐮收割的麥田,一邊感慨地說。
在打造好田好地、好的農機具、好的良種同時,關店鄉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讓智慧防治、智慧農機、智慧水肥管理、智慧病蟲害測報等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得到運用,為拓寬農業興旺發達提供保障。
“當前,甜瓜大棚需要正常溫度不能超過31度,這個溫度標準適合甜瓜生長。”在蔡莊村村民葉永方的甜瓜大棚里,他正在查看控溫器,并告訴管理人員這方面的管理技術。鄉科技特派員李良介紹說:“老葉家今年發展了12畝甜瓜大棚,已經進入盛果期。平時,他非常鉆研這方面生產技術,選用品種、栽培模式都很領先,大棚里的香瓜、甜瓜、吊瓜碩果累累。”
“讓甜瓜更好地坐果生長,需要進行人工施粉,用雄花的花蕊去涂抹雌花的花完成授粉,授粉過的甜瓜會長得口感更好。在甜瓜膨大這段時間一定要及時補充肥料,不然會影響甜瓜的正常生長。俺家的甜瓜品種都是高產優質的品種,現在每顆瓜秧都坐果十多枚,特別喜人。”葉永方開心地對記者說。
良種良技賦能鄉村振興。關店鄉今年發展甜瓜面積有5000多畝,是特色農業的支柱產業。為確保增產增效,穩定農民收入,鄉里大力推廣優質品種,充分利用良技良法、媒體手段推介辦法,助力產品質量提升和銷售。
目前,來自江蘇、上海、河南以及本地市縣的訂單紛至沓來,每天一大早就有很多批發商直接把收購車輛開到田間地頭進行現場交易,大量新采摘的甜瓜產品通過這些渠道流向省內外各大超市和銷售市場。(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唐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