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立足筑基強體、用活資源、務求實效,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強筋壯骨”,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筑基強體,激活“內生動力”。該縣建立聯系包保制度,成立4個督導組深入16個鄉鎮,多角度、近距離了解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情況,通過指導213個村級黨組織完善組織制度、規范資產管理等舉措加強支部標準化建設,以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活力。以村支“兩委”換屆為契機,注重從能人、大戶、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支“兩委”干部。積極吸納新鮮血液,向了解基層、熱愛基層、愿意扎根基層的青年拋出“橄欖枝”,吸引、儲備村級后備干部594人,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打造集“實景課程”“云端課堂”“流動課堂”為一體的多維培訓體系,圍繞集體“三資”監管、美麗鄉村規劃、文旅產業發展、農業高質量發展等各項主題設立25類重點課程。2023年以來,共舉辦村級集體經濟培訓班8場,覆蓋全縣1100余名村干部。
用活資源,強化“造血能力”。推進“五大幫扶”活動,27家縣直單位結對幫扶15個縣鎮,開展項目幫扶、資金支持等幫扶活動,支持到鄉到村到戶產業項目建設發展,實現帶動產業發展,提升集體造血能力。大力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入股等方式,進行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發展,建立健全產業鏈,推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和群眾務工收入雙提升。推深做實集體經濟“百千萬”工程,遴選13個村進行“培強”,圍繞農產品加工、農家樂等領域積極謀劃本土產業,推動形成“一村一品”“一帶一業”,把農民增收和集體增利結合起來,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2023年全縣213個村村均集體經濟收益44.95萬元,百萬元以上的行政村30個,較上一年增加9個,增幅達42.86%。
務求實效,釋放“發展潛力”。制發《鳳臺縣激勵鄉村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施辦法(試行)》,細化《鳳臺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考評辦法》,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納入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和年底績效考評,壓實工作責任,切實增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舉辦鳳臺縣第二屆村集體項目擂臺賽,15個村黨組織書記“大比武”,重點圍繞“項目背景、項目特色、項目簡介、建設內容及進度、項目收益”等方面進行匯報演講,講經驗、講做法、比干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營造出“比學趕幫超”的干事創業濃厚氛圍,有效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潛力。
(記者 賈靜 通訊員 李政 常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