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人社部門“五有”機制助推就業創業“向穩向好”
就業是民生之本,一頭連著千家萬戶,一頭系著經濟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就業和創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淮南,就業和創業工作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領域。
就業惠民生,創業促發展。2023年以來,市人社局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以“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為著力點,創新“五有”機制,在“用、就、惠、引、創”方面強舉措、優服務、見行動,助推全市就業創業工作“向穩向好”,高質量托穩民生幸福。
定制服務,重點幫扶
扎實開展“三級三方服務千企”活動,建立市級重點企業“白名單”21家,實行人社服務專員包保聯系制度,人社局主要負責人定期入企訪企“送崗位、送政策、送服務”。市、縣(區)聯動開展招聘服務,先后舉辦“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保障企業用工服務月”“2+N”主題招聘等專場招聘會。2023年以來,開展線下招聘會1794場,服務企業23836家次,達成意向11378人次;開展網絡招聘會872場,服務用工單位4542家,提供就業崗位8萬個。
實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為4005名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600.75萬元,幫扶未就業畢業生6369人。鼓勵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提升就業能力,開發就業見習崗位3923個,發放見習補貼1381.87萬元。切實兜牢困難人員就業底線,發放靈活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577.25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4112個,發放崗位補貼314萬元。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23666人,依托7家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支持返鄉人員創業1874人。
快辦直享,招才引智
加大援企穩崗力度,釋放政策紅利,幫助企業增強發展動力。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通過“免申即享”方式,降低失業保險費額1億余元,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大力推行“免報直發”模式,向5162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7086.56萬元,惠及企業職工20.89萬余人。積極開展“數據找企”工作,向286家企業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115.40萬元,惠及大學生畢業生1154人。
精心組織“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市領導帶隊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開展政策性宣傳和人才引進“校招”活動13場,面向國內知名高校人才拋出“橄欖枝”、發出“招賢令”,吸納1254名高校畢業生來淮留淮就業創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開辟綠色通道,淮南聯合大學等單位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139名。組織32家國有企業專場招聘會7場,提供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1485個。
精準施策,“創”業行動
大力推進“創業淮南”行動,舉辦2期創業淮南訓練營,建成1家省級創業研究院和1家省級創業指導大師工作室。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創業合作,聯合上海市閔行區邀請知名創業導師為1000余名高校畢業生做創業主題分享,通過舉辦周六創業課、優秀畢業生創業報告會等形式進行創業培育。依托創業服務云平臺,發放電子創業券5800萬個,為4164名創業者和2920家創業企業提供創業支持。
目前,我市培育省、市專精特新企業54家,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等群體創業7914人,支持高層次團隊66個,新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64.31億元,新增發放創業貼息貸款金額4.4億元。(記者 魯 松 通訊員 趙建巍 鈕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