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打造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汽”象萬千!我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勢不可擋。
新能源汽車作為時代風口,不僅可以帶動區域產業格局重塑,也能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
我省正在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強省,合肥正在打造萬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和國際新能源汽車之都,我市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天時之機”“地利之便”。
瞄準賽道,加速奔跑。去年以來,我市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首位產業”加快布局,堅持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一體化發展,強化創新引領,突出聚鏈成群,目前全市已集聚蔚來汽車、牛魔王新能源專用車、開沃新能源專用車、陜汽淮南新能源重卡4家整車制造企業,以及科博達、拓普、坤泰等200余家核心總成及零部件企業,與合肥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頂層設計有規劃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大勢之下,我市拿出超常規舉措搶抓機遇。堅持規劃引領,強化頂層設計,明確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首位產業來培育,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組建市汽車辦和市汽車產業聯盟,出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若干政策》,設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扶持專項資金,健全“專項規劃+專班推進+專門政策+專員服務”工作機制。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召開專題調度會,指導推進重點工作,每周一滾動調度重大項目、重大產業、重大招商“三合一”項目,全力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重大項目有突破
“重量級”車企看好淮南、投資淮南,紛紛在淮布局生產基地,為我市新能源汽車集聚集群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023年9月26日,坤泰車輛智混DHT產品下線;2023年9月27日,哪吒汽車旗下浩智增程器和熱控產品下線……
“首位產業”跑出項目建設“新速度”。看整車企業,投資55億元的開沃新能源專用車一期項目下線首批物流車,投資50億元的牛魔王新能源專用車一期正在加快推進,投資110億元的蔚來整車二期項目即將開工。看核心總成及核心零部件企業,投資51億元的合眾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園一期、投資36億元的坤泰混動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園一期等項目已投產,投資25億元的拓普底盤系統等項目將于2024年上半年投產,投資130億元的航天鋰電池及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投資70億元的太藍新能源固態鋰電池、投資52億元的蔚來汽車電驅動工廠二期、投資22億元的科博達智能科技等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產業集群有規模
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我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對淮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定位,優化布局產業鏈和創新鏈,特色推進本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發展,逐步形成專業化、協作化、聯動化的新能源汽車空間發展格局。
抓龍頭、引總部、聚關聯,我市以新橋國際產業園、淮南經開區、淮南高新區等為載體,積極打造與合肥優勢互補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截至2023年底,壽縣新橋國際產業園已集聚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34家,淮南高新區集聚企業17家,淮南經開區集聚企業17家,2023年我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新增規上企業11戶。目前,全市已集聚新能源汽車上下游企業300余家,2023年營業收入預計達到140億元,增長20%。
推廣應用有力度
深化產供銷合作,為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推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新能源貨車替代,加快促進“淮材”相遇、“淮品”共享。
2023年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車445輛,新能源更新比例占93.1%,投入運營新能源公交車762臺,新能源更新比例達100%。2023年市直黨政機關更新車輛共48臺,其中新能源車輛為25臺。新建新能源車輛充電站5座、擴建2座,新建充電樁455個。開展“服務費半價優惠”+“充電送禮”活動,市區目前共有新能源車輛充電站8處,累計服務近4000臺次、充電近10萬度。共有充電樁6000個,基本形成了2公里半徑充電服務圈。
產業生態有保障
以“首位服務”推進新能源汽車“首位產業”發展,靠前服務、做好保障,全面營造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濃厚氛圍。
去年以來,坤泰汽車混合動力系統淮南高端論壇、“中國新能源汽車之路”專題培訓班、“政府及產業基金融智服務”培訓會、新能源汽車重點企業供應商大會、哪吒汽車價值鏈供應鏈大會、淮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會相繼舉辦,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淮發展充分造勢、借勢、用勢。
后市場領域,我市加快組建全市充換電運營公司,淮南交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舉辦了以“為汽車消費充電 為鄉村振興添綠”為主題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吸引了20多個國內知名汽車品牌參展,促進了我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
其勢已成,其時已至,其興可待。正如本月舉行的淮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招商引資推介會的推介詞中所說:“希望各位企業家關注淮南、選擇淮南、投資淮南,以商招商、以企招企、以才招才。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最實的行動、最優良的環境、最優質的服務,與大家攜手同行,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記者 周玲 通訊員 楊婉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