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部署要求,總結去年全市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全年經濟工作。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領會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定信心、開拓奮進,真抓實干、求真務實,努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起步之年。面對多重困難挑戰,面對艱巨繁重任務,全市上下聚焦建設“七個強市”目標,深入實施“五大攻堅行動”,現代化美好淮南建設邁出堅實步伐。1-11月份,有8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居全省前8位,8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績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當前,全市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正處于大可作為的重要機遇期和窗口期。特別是廣大干部群眾對淮南的信心在增強,對淮南的發展寄予厚望。全市上下要充分認識到淮南享有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皖北全面振興、合淮同城化等重大政策紅利,并擁有能源、區位、科教、產業、空間等獨特優勢,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鉚足發展干勁,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最大限度把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釋放出來,把淮南發展的潛力挖掘出來,奮力推動現代化美好淮南建設開創新局面。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經濟工作責任重大、意義重大。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緊扣“七個強市”奮斗目標,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實施“產業轉型、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生態修復、社會治理”五大攻堅行動,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奮力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淮南篇章。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要全力推進產業轉型攻堅行動,強化科技支撐,提升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做強現代服務業,積極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多措并舉激發消費潛能,圍繞項目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和投資良性循環。要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持續加強區域合作,積極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動力。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大力發展鄉村產業,積極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穩妥處置房地產、債務、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要扎實推進生態修復攻堅行動,強化各類污染防治,踐行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淮南。要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辦好群眾可感可及實事、維護社會大局安全穩定、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上下功夫,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經濟工作的方向已明、目標已定、路徑已清,關鍵就看行動。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經濟思想,持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強化工作閉環管理,優化充實季度“賽馬”機制和內容,壓緊抓落實的責任,鼓足抓落實的干勁,強化抓落實的保障,確保今年經濟工作重點任務落地落實,重振老工業城市雄風。(本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