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畝均效益評價聯席辦公室發布《關于全省“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開展情況的通報》,對2023年全省“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優秀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表揚,鳳臺縣榜上有名。
“坤泰車輛系統(常州)股份有限公司在鳳臺縣域內投資新建年產40萬臺混合動力專用變速器(DHT)項目,總投資約36億元,并設立項目公司。一期項目投資額約8.5億元,達產后年產混合動力專用變速器20萬臺,產值達25億元,按照‘畝均論英雄’的標準,‘畝均效益’凸顯,確實稱得上‘畝均英雄’。”鳳臺縣招商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鳳臺縣將“畝均效益評價”作為深化資源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倒逼企業轉型升級最務實最管用最有效的抓手,實現高質量發展“組合拳”的重要招法,在金融賦能、騰籠換鳥、高產集約等方面逐步探索出一條質效雙升的“畝均論英雄”改革新路。
強化要素保障,做好經濟發展“服務員”。鳳臺縣堅持把“畝均效益評價”作為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推動縣屬工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成立工業企業畝均效益評價領導小組,形成工作體系,定期會商調度工作進度,常態化督查通報完成情況。在“畝均效益評價”中始終堅持“統一部署、屬地評價、整體推進、規范實施”的工作要求,將規上工業企業和占地5畝以上的規下工業企業、各級開發區內有供地或租賃廠房3000平方米以上的規下工業企業全覆蓋;不斷優化企業評價指標,豐富綜合素質加分項,并根據地方實際情況調整ABCD四個等次覆蓋范圍,使標準更加統一、數據更加詳實。
促進良性互動,干好助企紓困“護航員”。鳳臺縣以畝均效益評價結果為導向,優化資源配置政策體系,著力化解制約企業發展的各類要素問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以評價結果為基準,鼓勵金融機構與評價結果高、發展前景好的企業進行對接,通過在“畝均英雄貸”“園區e貸”等方式向企業放貸,打通制約企業發展的金融壁壘;創新企業溝通模式,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對接會、企業家大講堂等活動,通過“面對面、拉家常、敘閑話”的方式,促進銀企、企企間良性互動,打破壁壘,開展合作。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3次、企業家大講堂13期。同時對全縣范圍內的低效用地和閑置廠房資源進行摸排出清。通過騰籠換鳥、招商引資等方式盤活的閑置用地資源已達400余畝。
深化改革提效,當好賦能發展“先鋒員”。鳳臺縣把握總量,擴大規模。截至目前,全縣共有規上工業企業133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9家,省級高成長型小微企業2家。種類豐富、配套齊全、產業互補的企業群為全縣的經濟發展和工業轉型注入了旺盛的活力。合理規劃,做優增效。出臺《鳳臺縣“十四五”工業發展規劃》,深度剖析存在問題和潛在機遇,鞏固現有產業集群優勢,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推動大宗煤系固廢循環經濟園建設,妥善利用煤系固廢物,在降低固廢排放、保護生態的同時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推動5個煤矸石循環經濟園和1個粉煤灰循環經濟園順利實施。以“雙招雙引”為契機,結合園區規劃,推動重大項目落地生根,提高園區畝均產出。
記者在鳳臺鳳凰湖開發區中環(安徽)新能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一期生產車間看到,偌大的車間內,工人們正熱火朝天、有條不紊地緊張生產。
三日內完成外商獨資企業工商登記!30天完成談判、簽約!100天投產!中環在鳳臺縣的成功投產,創造了“鳳臺速度”,打造了招商引資的“鳳臺標桿”。
中環低碳(安徽)新能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國晟異質結雙碳產業園等項目扎實推進,為融入新興產業鏈條、強化工業產業價值鏈提供了新的助力。精細化工園區、臨港產業園、風光儲基地的建設推進更是豐富了產業類別。做優環境,賦能發展,在工作中深入踐行“一改兩為”要求,依托“千名干部入企服務”“領導干部包保企業”“為企服務訴求辦理”等工作機制,常態化開展為企服務,解決企業后顧之憂。
鳳臺縣從引進周邊小企業到引進“三類500強”企業,從“青菜蘿卜一筐裝”到精準招商、選資招商,在深化“雙招雙引”和推動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鳳臺縣全面落實重大項目專班制,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將“畝均論英雄”做到極致。(通訊員 耿文娟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