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扎實開展病媒防制助力國家衛生城市創建
病媒生物指的是能傳播疾病(一般指人類疾病)的生物,主要是“蚊、蠅、鼠、蟑螂”四類生物,統稱為“四害”。控制“四害”密度水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國家衛生城市創建的重要條件之一。
為應對媒介傳染病危害,助力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市疾控中心及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完善組織、責任和目標體系。由中心主任擔任組長親自抓調度、抓落實、抓成效,派遣專家技術指導推進病媒防制工作,始終堅守病媒防制第一線,構筑病媒防御屏障,為全市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監測預警降風險,源頭整治除病根
市疾控中心嚴格按照《安徽省病媒生物監測實施方案》要求,在全市建成區范圍內科學布控各類病媒生物監測點,涵蓋60個鼠類監測點、280個蚊類監測點、112個蠅類監測點和144個蟑螂監測點,常態化開展“四害”密度監測工作,全面掌握全市病媒生物種類、數量、密度及分布情況。并堅持“月統計”和“季通報”,及時對媒介傳染病進行監測預警,切實降低媒介傳染病傳播風險,有效控制媒介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有力保障市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市疾控中心積極配合并全面參與市創衛辦組織開展的“集中除‘四害’暨病媒生物孳生地調查活動”“凈城攻堅和病媒生物防制專項整治行動”等活動。緊盯餐飲、賓館飯店、農貿市場、垃圾中轉站點等重點場所不放松,重抓“四害”孳生地治理和“三防”設施建設。其中農貿市場、公廁、垃圾中轉站、機關單位、學校等重點場所累計調查積水(死水)290處、污水溝渠124處、生活垃圾677處,孳生地治理率100%,孳生地治理合格率100%。定期對建成區范圍內的公共區域、農貿市場及“七小”行業進行消殺,累計消殺“七小”行業5000余家,每月維護毒餌站30000個左右、維護捕蠅籠18000個左右。全市“四害”密度水平控制達到國家C級標準,“三防”設施合格率達到95%以上。
疏理癥結暢網絡,上下協同練內功
以專業的視角幫助基層疏理病媒防制工作中的“氣血淤積”,暢通病媒防制工作網絡。市疾控中心先后配合市創衛辦赴7個建成區開展現場督導,督導點位120多個,針對督導發現“癥結”,形成問題清單,現場予以交辦;陪同省創衛專家督導樣板點位,打破塊塊標準,認真梳理指導,有的放矢,精準高效。
今年,市疾控中心與省疾控中心合作開展科研項目《淮南市城區家蠅對6種常用殺蟲劑抗藥性測定評價》,確定我市使用殺蟲劑失效原因及蟲害對殺蟲劑的敏感性變化,填補了我市抗藥性檢測板塊空白。與此同時,市疾控中心還充分發揮專家職能,在市創衛辦組織下赴基層開展《病媒生物防制重點內容及經驗介紹》現場培訓,全面拉練各級愛衛辦、各鄉鎮(街道)及愛衛會相關成員單位病媒防制專(兼)工作人員,累計培訓人次300余人,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病媒防制專業隊伍水平,筑牢了病媒生物群防群控的嚴密防線。
強化宣傳聚民意,蟲情熱線解民憂
為了讓病媒防制觀念深入人心,市疾控中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常態化組織開展形式新穎、通俗易懂的病媒防制知識宣傳。通過病媒防制“進校園、進菜場、進社區”等現場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及宣傳品,普及病媒防制知識;通過病媒密度監測,入戶宣傳登革熱、鼠類傳染病等防制知識,增強群眾自我防病意識;通過淮南廣播電臺有關欄目,在線宣傳病媒防制知識,“淮南疾控”微信公眾號推出《病媒生物防控知識宣傳》等多篇病媒防制科普文章。
市疾控中心開設“居民蟲情報告及防制咨詢熱線”(0554-6669380),今年累計接聽群眾咨詢熱線51個,咨詢內容涉及鼠咬傷害、蚊蟲叮咬、蟑螂侵害等病媒生物防制問題。通過開展熱線“回訪”,確保市民群眾病媒防制咨詢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通訊員 趙 娟 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