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衛生健康監督系統多點發力助推國家衛生城市創建
創衛為民,創衛惠民,創衛靠民。今年以來,我市衛生健康監督管理部門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需求出發,充分發揮部門職能,持續強化職業衛生監管,推動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公共場所和“四小”行業場所衛生及生活飲用水安全提質增效,牢牢守護群眾健康安全,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從小處入手,推動“四小”行業規范提升
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我市著力打造公共場所示范點,同時積極推進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2023年全市共32家公共場所被評為衛生信譽度A級(優秀)單位。通過以點帶面,帶動了“四小”行業衛生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整體提升。
市衛生健康監督機構以小浴室、小美容美發店、小歌舞廳、小旅店等“四小”行業為重點,持續開展公共場所衛生整治。集中力量對全市建成區范圍內的公共場所“四小”行業開展“地毯式”排查整治,針對排查發現的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堅持立行立改、跟蹤督辦,確保不折不扣整改到位,全面提升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和服務水平。各區衛生健康監督機構執法力量下沉一線,持續加強對“四小”行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和頻次,對轄區內公共場所單位開展排查摸底,切實掌握“四小”公共場所經營戶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今年以來,全市累計新辦理“四小”行業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1351家。
從實處用力,推動學校衛生安全可靠
對全市449所各類學校全面開展衛生監督,進一步健全學生健康檔案,全面開展學生常見病及健康影響因素監測與干預評價;督促15所教學建筑、采光、照明等環境質量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學校及時改善教學場所采光照明條件,有效落實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措施……
市衛生監督機構積極與教育部門協作對接,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要求,扎實推進教學衛生和生活設施建設,切實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積極構建衛生健康和教育等部門密切協作的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機制,為學校提供專業健康指導和技術支持。加強學校衛生標準宣貫及應用,督促在淮高校校醫院和中小學衛生室(保健室)按標準配備。我市下發《淮南市市屬中小學校專兼職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聘任工作實施方案》,通過購買服務、醫教結合等形式,督促指導各縣區、各學校配齊相關人員,目前我市中小學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及保健教師的配備率達77%。
從細處著眼,推動飲水安全放心舒心
為進一步提高我市生活飲用水衛生應急管理水平,做好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12月8日,市衛健委聯合市衛生監督所、市疾控中心、市120急救中心和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共同舉行“淮南市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應急演練”。通過演練,有效檢驗了《淮南市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衛生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切實檢驗了各部門應對突發生活飲用水污染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
為全力保障飲水安全,今年以來,市衛生監督機構對全市37家集中式供水單位進行衛生監督;對49家二次供水單位建檔,要求實行專人管理,落實清洗消毒措施;對820個小區直飲水建立檔案,嚴格按照要求公示衛生許可批件和水質檢測報告;對8家鄉鎮集中式供水單位和2家二次供水單位違反《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從嚴處監管,推動職業衛生落實落細
近幾年,通過開展塵肺病攻堅行動、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等,市衛生監督機構對轄區內企業進行全面摸排,已摸排企業713家均在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系統進行申報,申報率100%。
與此同時,市衛生監督機構扎實開展重點行業職業衛生專項監督檢查與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項目等,持續加大職業健康工作監管力度,全面提升職業病防治水平。(通訊員 朱盛蘭 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