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調解協議書,如果雙方都認可,請你們在上面簽個字。”日前,在淮南市田家庵區龍湖消費糾紛調解室里,調解員劉月婷向當事人雙方遞上紙筆,一起讓當事人鬧心許久的電動車電瓶售后糾紛得到妥善解決。
今年以來,淮南市充分利用“12315”熱線、信訪等多種渠道,積極受理群眾消費維權訴求和意見建議,探索市場監管社會共治模式,打造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形成了接待受理、調處化解、依法辦理的一站式多元化解模式。
“我們通過完善調解室建設,實現‘一站式’解決問題。”淮南市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處置中心主任王少明告訴記者,該市在條件成熟的市場監管所設立調解室,實現有一個專門人民調解機構、一支專業化處置隊伍、一個良好辦公環境、一套完善運行機制、一批典型維權案例、一套完整處置程序。
“當事人信任我們,我們要全力去化解糾紛。”這是專職調解員朱晨晨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在淮南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區分局消費糾紛調解室里,她與高新區信聯辦協調配合,調解各類消費矛盾糾紛不下百余起。
在淮南,像朱晨晨這樣的“和事佬”共有24名,大都是在基層崗位上工作的調解能手,對消費糾紛做到統一受理、分流處理、限期辦理,落實登記、交辦、督辦、回訪等各個環節工作,保證消費糾紛“一站式”解決。
淮南市創新化解消費糾紛的新途徑、新機制,有效化解了各類消費糾紛。今年9月調解室運行以來,共成功調處消費糾紛4462件,調解成功率達98.6%。
《安徽日報》11月13日9版報道
安徽日報記者 柏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