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堅持以“黨建強村”為總基調,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干部隊伍水平、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方面“多點發力”,持續為鄉村組織振興賦能。
“把脈問診”開良方,激發基層組織力。該縣縣委組織部聯合部分縣直單位及各鄉鎮組成專項調研組,綜合運用現場查看、座談交流、個別訪談等方式,開展村(社區)“兩委”班子屆中分析,摸排確定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10個。制定“一村(社區)一策”整頓方案,對照軟弱渙散村黨組織10個方面問題,制定“半月一調度、一月一研判”工作機制,全面掌握整改進展情況。建強用好黨支部聯系點,鄉鎮班子成員定期到“點”,梳理并解決涉及經濟發展、村情民意、環境衛生等方面問題100多個。
“靶向施策”強素質,增強隊伍凝聚力。聚焦提升干部理論水平,構建推廣“鄉鎮黨委研討學—村級干部踐行學—全體黨員跟著學”機制,推動基層黨員干部學有所悟、學有所成、學有所用。聚焦激發干部干事熱情,在政治上“給位置”,以“五類人員進班子”、公開招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為公務員為手段,為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晉升及發展拓寬空間。推薦200多名基層黨組織書記擔任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供更多鍛煉平臺,提振干部“精氣神”。聚焦強化干部監督管理,嚴格執行選派干部“五天四夜”住鄉、請銷假考勤制度,不定期督查在崗情況,擰緊干部“思想弦”。今年以來,共開展督查檢查10余次,推動選派干部用心用情、真蹲實駐、在崗履職。
“造血活血”促發展,提升振興影響力。以宣傳長三角一體化、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機遇為抓手,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激發興鄉之志。采取實地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進村入企收集“金點子”,匯集意見建議128條,助力解決資產盤活、土地流轉等問題83個。全面整合閑置資源,結合涉農項目,鼓勵租賃承包、聯建聯營,激活村集體“造血功能”。堅持示范帶動,積極推進“大托管”,促進收益共享、風險同擔。聚攏資金向股金轉變,將上級扶持資金、涉農項目資金、社會資金等有機整合,投資到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促進集體和農戶共享分紅。開展“政策宣傳送上門”活動,組織黨員和群眾面對面交流、鼓勵農民以提供資源、勞力或技術等形式入股,將“三農”資源效益最大化。強化考核結果運用,依據村級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益核發村干部獎金,激發村級發展內生動力,走好鄉村振興“致富路”。
(記者 賈 靜 通訊員 朱 靜 常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