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八公山區山王鎮林場村乘第四屆八公山文化旅游節東風,舉辦盆景園藝展,吸引各地游客慕名前往打卡。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林場村,因“小盆景”而火“出圈”。“‘小盆景’激活了鄉村‘美麗經濟’,打造了鄉村振興‘綠色引擎’。”林場村相關負責人說。
林場村的特點是半山半田,全村總戶數241戶,現有人口1032人,土地面積5200畝,其中耕地950畝,有限的耕地無法讓群眾實現富裕富足。盆景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得精氣神之三味,融詩書畫于一盆”。近年來,林場村樹立農旅融合發展思路,建設了占地面積25畝的盆栽種植觀賞園,以五針松、黃山松、大坂松等高品質苗木為核心產品,擁有八房、系魚川、柏類等十余類苗木品種,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該村以盆景文化為核心,打造集苗木生產、銷售、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盆栽種植觀賞園,吸引廣大游客參觀游玩,讓游客置身園中欣賞盆景文化,科普盆景知識,品味苗木神韻,為美麗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小小盆景,富民大產業。該村引導群眾利用閑置土地進行盆景藝術創作,將普通庭院變成特色園藝苗圃“小觀園”,探索出一條特色的“庭院經濟”發展新模式。走在林場村,記者看到農戶因地制宜,把盆景融入庭院設計,打造了“一步一景、一院一景”的綠色庭院,發展集“觀光”“田園”為一體的庭院經濟,讓點綴生活的小盆景開出“致富花”。同時,該村邀請了國際盆景獎獲得者、安徽盆景協會副會長柳偉先生駐村指導,引導村民加入到盆景制作隊伍中,培養鄉村工匠人才,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發展。截至目前,林場村從事盆景工作的農戶約25戶,種植面積約400畝,從業人員60余人。
為推動“小盆景”走出鄉村、走向市場,林場村借力八公山文化旅游節,連續四年承辦盆景園藝展。今年是第四屆盆景園藝展,集中展出120多件精品盆景,包括山水、花鳥、人物等各類題材,充分展示了盆景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這些盆景以八房系魚川、宮坂系魚川、黃金真柏、黑松、側柏、柏樹、地柏等為主要樹種,其‘古、靈、精、怪’的藝術造型深受游客的喜愛,實現了小景觀與大市場的無縫對接。”林場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舉辦盆景園藝展,對弘揚中國傳統盆景文化,傳承盆景制作技藝,提升林場村盆景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既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又讓盆景進入千家萬戶,讓更多的人享受如“詩”如“畫”的濃縮自然生活。“好的盆景能把大自然的美景濃縮其中,欣賞一件盆景作品就仿佛看到一片美景,讓人回味無窮,這就是盆景的魅力所在!”盆景、奇石愛好者張先生感慨地說。(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