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輝
“交通運輸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市交通運輸局將認真落實‘思想大解放、環境大優化、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任務大落實’和‘六破六立’工作要求,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堅定發展信心,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求新求變,以新的速度推動項目建設,以新的舉措做優運輸服務,以新的思路破解發展難題,以思想大解放推動交通運輸實現高質量發展。”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輝如是說。
李輝表示,近年來,長三角一體化、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態經濟帶等一系列戰略機遇疊加,給我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十四五”期間,我市謀劃續建、新改建、儲備等交通重點項目66個,總投資約878億元。以往主要依靠財政籌集建設資金的模式已完全無法適應巨大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任務要求,市交通運輸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把構建多元化投融資體系作為加速交通跨越發展的助推器。提請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淮南交控集團,扛起了交通項目資金保障的重任,統籌承擔高速公路、港航、民航等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運營及管理職責。通過市場化運營、專業化管理、實體化運作,將交控集團逐步打造成以交通建設和資本運營為核心,市場主體地位鮮明、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完善、國有資本配置高效的地方骨干國有企業。截至目前,淮南交控集團總資產已達262.36億元、凈資產達184.21億元,逐步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淮南交控集團的成立,有效破解了長期困擾交通發展的建設資金短缺問題,解決了過去想解決而無法解決的難題,辦成了過去想辦而無法辦成的大事。今年1至7月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68.29億元,同比增長236.28%。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資35.31億元,同比增長229.9%。普通國省干線完成投資10.56億元,同比增長42.64%。農村公路完成投資2.85億元,同比增長156.76%。水運建設完成投資5.39億元,同比增長233.75%。公交一體化建設完成投資7.7億元,軌道交通完成投資0.87億元,交控房地產完成投資3.71億元,國省干線養護工程完成投資1.79億元。
李輝說,推動高質量發展,市交通運輸局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聚焦“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目標,全力開展交通建設大會戰,堅持“項目為王、大抓項目”,在謀項目上下苦工、在落項目上用狠勁、在推項目上拼全力,力爭全年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10億元,以項目建設的突出成效,加快構建“雙廊支撐+雙港聯動+三網融合”的綜合立體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構建發達高效的高速公路網,加快S16合周高速壽縣保義至潁上南照段、S16合周高速壽縣劉崗至保義段、S19淮桐高速淮南段3條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S63懷遠至鳳臺高速、S10揚州至淮南高速2條高速公路,力爭盡快形成“四縱四橫”高速公路網;構建互聯互通的干線公路網。實施G206洛河至曹庵一級公路改擴建工程、G345鳳臺至毛集快速通道等227.2公里公路結構升級,構建一級公路主干網。實施S322瓦埠湖大橋及連接線工程等112.6公里二級公路新改建,補齊國省干線公路短板;構建覆蓋全面的農村公路網。推動農村公路深度通達,實施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500公里以上。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實施縣鄉道升級改造和養護提升800公里,實施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400公里,完成危橋改造20座;構建通江達海的航運樞紐。緊抓江淮運河通航契機,以港航一體化發展為重點,以港口集群化發展為方向,加快江淮樞紐港何臺作業區、淮河鳳臺新港綜合碼頭等7個港口碼頭建設,盡快形成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一核兩帶三翼”淮南淮河航運樞紐,充分發揮江淮樞紐港輻射帶動效應;構建集約高效的貨運物流體系。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公、鐵、水、空”多式聯運,加快淮南國際物流港、謝家集通用機場等交通物流園建設,運營發展好淮南至寧波港鐵路運輸班列,建設干支銜接的現代物流園區,充分發揮東出西聯、承南接北的區位交通優勢,發展內陸型陸港物流,打造區域物流節點城市。
李輝表示,市交通運輸局將認真落實交通強市戰略部署,以思想解放為主線,以發展成果為標尺,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堅持開放聯動,加強互聯互通,加強長遠謀劃,做好統籌協調,搶抓機遇,銳意進取,為全市的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堅實的交通支撐。(記者 張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