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長5.8%,居全省第8位,與一季度相比前進了6位;主要經濟指標排名中有16項指標居全省前8位,其中10項指標居全省前3位,取得了近年來同期最好成績——向上向好,展讀淮南經濟“半年卷”
圖為高空拍攝建設中的淮南高新區安徽明然新能源汽車三合一電驅生產基地一期項目建設工地。 記者 倪 軍 攝
2023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期中考”成績已經揭曉,淮南交出一份亮點頻頻的優質“成績單”:
全市經濟運行綜合考核居全省第9位,較去年同期提升5位。其中,GDP增長5.8%,增速居全省第8位,較去年同期提升6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增速居全省第8位,較去年同期提升6位;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1%,增速居全省第3位,較去年同期提升11位;夏糧總產122.5萬噸、增長1.85%,分別居全省第6位、第8位……
面對超乎預料的宏觀經濟形勢影響,我市上半年經濟運行好于預期,呈現諸多積極變化,“穩”的基礎在夯實,“進”的力量在積蓄,向上向好態勢明顯,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更加令人驚喜的是,上半年經濟運行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發”般集體性爆發式增長,主要經濟指標排名中有16項指標居全省前8位,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收入、工業投資等11項指標居全省前3位,取得了近年來同期最好成績。
成績來之不易,倍感振奮鼓舞。數字的背后折射的是轉型攻堅的定力、負重爬坡的勇氣、奮力追趕的決心;是拉高標桿、奮勇爭先,推動各項工作勇爭一流、爭先進位的新理念、新狀態、新作風、新成效。
上半年經濟運行向上向好,從發展質效上看,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企業效益逐步向好,高質量發展底盤筑得更牢更實——
放眼縣區園區,一個個重點項目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標準化廠房建設緊鑼密鼓、日新月異,項目建設“進度條”全速刷新。
我市堅持工業立市、制造強市不動搖,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抓載體建設、抓市場培育、抓要素保障,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著力激發制造業發展活力動力。
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長60.7%,居全省第一位,制造業投資增長72.3%,占全部投資比重高于去年同期7.8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3%,高于去年同期3.7個百分點;六大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7.6%。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連續4個月居全省首位。
良好的發展勢頭帶動了財稅收入大幅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收入分別增長21.9%、116.3%,均居全省首位。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72.9%,居全省首位;工業稅收占稅收比重55.1%,高于去年同期17.2個百分點。
上半年經濟運行向上向好,從發展支撐上看,先行指標向好明顯,重大項目推進有力,招商引資成效凸顯,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
“賽馬機制”激勵駿馬奔馳,“五比行動”攪熱建設工地……精力圍著項目轉、資源圍著項目配、工作圍著項目干,項目建設步入大干快上的“快車道”。
航天鋰電50Gwh鋰電池、中環中清光伏裝備制造、國晟異質結雙碳產業園、英眾科技產業園、坤泰集成式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開沃新能源汽車等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全速推進,一個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指日可待。
今年以來,我市組織三批次187個項目參加省開工動員活動,總投資1346.7億元;新開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24個,較去年同期增加37個。新簽約招商項目161個、總投資915.53億元,其中10-50億元項目6個、50-100億元項目7個、100億元以上項目1個。
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工業用電量增速分別高于去年同期3.1個、6.3個百分點,在全省位次較去年同期均提升8位,這是我市經濟穩步增長的有力佐證。
上半年經濟運行向上向好,從發展活力上看,開放創新步履鏗鏘,消費需求強勁增長,對外形象持續改善,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優化拓展——
今年以來,區域聯動、市校企合作更加緊密,常態化對接交流機制更加完善,凝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推動淮南重振老工業城市雄風。
閔行·淮南科創產業園正式揭牌;新橋科技創新示范區(合淮合作區)總體規劃獲省政府批復;深部煤炭安全開采與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淮南發展的天地更加寬廣。
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7.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了2.8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較去年同期前進了11位。“2023 徽動消費 提振淮南”促消費活動重振消費力、重燃煙火氣,僅汽車消費券截至7月20日市級名額使用3376個,拉動汽車消費約4.1億元。
深化交流合作,營造良好開發開放環境。成功舉辦第二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全國2023年煤炭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全省國防動員通信技能比武競賽等先后在淮召開,越來越多的領導、客商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走進淮南、投資淮南、看好淮南。
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干事業,上半年全市經濟運行態勢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氣、增添了干勁。尤其是成績背后蘊含的思維理念和工作方法值得我們深切體會,只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擼起袖子加油干,淮南未來的發展大有可為、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