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林業部門了解到,突出綠色發展、民族特色、產業培育三條主線,我市充分發揮全市4個民族鄉、23個民族村的區域優勢,積極貫徹落實民族鄉村“百村千樹”行動,林業建設有力助推了民族鄉村振興。
緊扣綠色發展主線,我市印發了《淮南市林業助力民族鄉村振興行動方案》,實施生態宜居提升行動,全市民族村完成房前屋后植樹3.7萬株、道路河渠等植樹4.5萬株。強化對壽縣壽春鎮南關村省級森林村莊創建的督查指導,目前全市民族村省級森林村莊創建率達43%。壓實民族鄉村林長責任,落實巡林機制,2022年,民族鄉村林長累計巡林822次,解決各類問題100個以上。緊扣民族特色主線,遵循民族鄉村發展規律,我市強化技術支撐,落實林業技術人員25人,開展培訓25次。制定“百村千樹”實施方案27份,分年度規劃任務,打造具有民族鄉村特色的綠化景觀,挖掘了八公山區山王鎮閃沖村特色村寨文化和謝家集區李郢孜鎮賴山村“兩墓一寺”(楊岐珍墓、春申君墓、清真寺)等民族文化,推動了鄉村生態旅游業發展。緊扣產業培育主線,我市優化民族鄉村林業產業結構,鄉鎮林長聯系林業經營主體精準對接需求,重點推進特色經濟林、苗木花卉、林下經濟和森林康養等林業特色產業發展,民族村區域內新型林業經營主體達19家,年產值1291.5萬元,淮南閃聚家庭農場成功獲批市級第一批“示范家庭林場”稱號。 (記者 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