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媒體看淮南 > 科創,讓“錯放的資源”歸位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織密防止添加劑濫用安全網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科創,讓“錯放的資源”歸位
【字體: 】 發布時間:2023/6/27 10:19:19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淮南市推進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建設國家級大宗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基地,促進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科創,讓“錯放的資源”歸位

曾經堆積如山的煤矸石被當作垃圾簡易處理,如今隨著科技賦能,煤矸石搖身一變成為價格不菲的陶粒,可廣泛應用于工業、民用建筑、橋梁、公路、水利等領域……看似無用的煤電固廢物,在淮南發展循環經濟的戰略思維下,實現了華麗轉身。

近年來,淮南市建設國家級大宗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基地,讓煤電固廢物這一“錯放的資源”變廢為寶。

產業集聚,合力開發

——從“廢棄之物”到“資源歸位”

翻開淮南煤礦的老照片,經常能看到礦井不遠處就是高高的煤矸石山。作為煤炭伴生物,煤矸石不僅嚴重影響城市形象,還造成了污染。而隨著煤矸石綜合利用,曾經的煤矸石山已消失不見。

“把煤電固廢物資源化,讓‘錯放的資源’歸位,化腐朽為神奇。”淮南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資源型城市來說,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恰是轉型發展的朝陽產業。

2019年,淮南市國家級大宗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基地被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批準為全國50個大宗固廢物綜合利用基地之一。2021年獲批安徽省綠色發展試點示范基地。

淮南市制定了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并在鳳臺縣和潘集區煤礦、電廠等重點產廢企業附近設立6個產業園區。

在鳳臺縣丁集園區,東辰集團年產1.5億塊煤矸石保溫砌塊項目已建成。煤矸石粉碎后進入陳化池陳化72小時,被制作成磚坯后,在焙燒窯經過1000多℃高溫焙燒,便成為燒結煤矸石空心磚,應用于墻體支護材料、園林綠化等不同領域,年消耗煤矸石80余萬噸。

2018年8月,安徽理工大學與淮南東辰集團共同發起成立安徽煤系固廢物綜合利用與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研究總院,先后與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多個科研院所、高校展開戰略合作,構筑了產學研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輸出平臺。

“圍繞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基地謀劃重點項目20個,已投產項目6個,在建3個。”淮南市經信局負責人張斌告訴記者,該市將固廢劣勢轉化為資源優勢,培育和扶持一批工業固廢物綜合利用專業化現代化企業和企業集群,打造新型環保建材產業體系。

科技創新,物盡其用

——從“陶粒建材”到“稀土提取”

走進淮南市國家級大宗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基地潘集園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廠房映入眼簾,園區內機聲隆隆,咖啡色的陶粒從生產線上滾滾而下。

“我們攻克了煤矸石陶粒系列技術難題,研發出煤矸石輕質發泡陶粒、全煤矸石高強陶粒和濾水陶粒系列產品,填補國內高灰熔點煤石生產輕質發泡陶粒的空白。”淮南東辰集團改革發展部副部長王保川告訴記者,該項技術煤矸石摻入量在96%以上,為煤矸石新型建材工業化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2018年10月,淮南東辰集團建設了國內第一條5萬立方米全煤矸石陶粒中試線,經過近2年時間的測試,實現從實驗室成果向工業化生產轉化。2022年11月9日,2條年產20萬立方米煤矸石陶粒生產線建成投產。

“目前,淮南東辰集團實現煤矸石陶粒各種規格系列產品全覆蓋。”淮南東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懋告訴記者。

從高灰熔點煤矸石陶粒開發,到煤矸石陶粒輕質超高性能混凝土開發,到稀貴金屬富集提取研究,淮南市在煤電固廢資源循環利用領域的科研從未止步。綜合治理研究總院已獲得2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發明專利和4項實用新型專利正在申報和審核中。

在江蘇省鹽城市,曾經讓響水華益廠區道路固化工程頭疼的灘涂固化問題,如今已經被低碳膠凝材料有效解決。

“在煤矸石綜合利用中,東辰集團與南京工業大學合作進行了低碳膠凝材料的研發。”王保川告訴記者,除了灘涂固化領域的應用,還廣泛應用于建筑、交通、道路和土壤修復等領域。

2020年,東辰集團、淮南師范學院、安徽理工大學、中科院廣州能源所4家單位聯合以《煤基固體廢棄物中稀土及貴金屬元素富集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為題,成功申報了2020年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截至目前,該項目總投入1000余萬元,中試實驗已基本結束。

“該項目推進煤基固廢高值化利用,為我國稀土及貴金屬資源多元供給提供了現實可靠的有效途徑。”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曹晏說。

循環經濟,市場廣闊

——從“點石成金”到“綠色產業”

日前,一批高強輕集料(陶粒)從淮南市國家級大宗煤電固廢物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基地運到上海建工集團工程研究院,進行中試后,將用于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承重構件。

“煤矸石‘脫胎換骨’后變成陶粒,具有保溫、抗滲、隔音、抗腐蝕以及強度高等特點,相比玄武巖等高性能骨料,不僅強度更強,重量也減輕50%。”安徽東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明淮告訴記者。

從煤矸石到煤矸石磚,價格僅翻一倍,而陶粒的價格是煤矸石價格的10至15倍,科技賦能帶來了產品的高附加值。

目前,東辰集團已經與上海建工集團簽訂合作協議,就這種優質綠色建筑輕骨料的應用達成共識。在國家級大宗煤電固廢綜合利用基地里,東辰集團共規劃17個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處置煤矸石1000萬噸以上、粉煤灰200萬噸以上,減少碳排放300余萬噸。

記者日前來到壽縣窯口鎮工業園,明英新型墻體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環保型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正在裝車外銷,而企業的生產原料來自鳳臺電廠的粉煤灰。

“一年可以消耗10萬噸粉煤灰,企業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企業負責人鮑繼剛告訴記者,將電廠廢棄的粉煤灰資源綜合再利用,生產加工成保溫、隔熱、節能的新型墻面砌體材料。

在淮南大通區上窯工業集聚區,安徽諾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每年以淮南平圩電廠、田集電廠的51萬噸粉煤灰為原料,產品廣泛用于預拌混凝土、水泥穩定土及瀝青路面等,銷往皖北及滬蘇浙地區。

淮南市以煤系固廢為主要生產原料的規模以上企業有23家,以煤系固廢為生產配料的規模以上企業有58家。預計到2025年末,淮南市大宗固體廢物工業產品轉化利用率達到100%,年消納利用工業固體廢物達到2060萬噸,實現產值50億元以上。

《安徽日報》6月26日9版頭條報道
安徽日報記者 柏松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盐源县| 镇江市| 扎鲁特旗| 云阳县| 抚州市| 东兰县| 屏山县| 年辖:市辖区| 迁安市| 芜湖县| 登封市| 莒南县| 北海市| 新竹市| 铜山县| 贵定县| 胶南市| 芜湖市| 黎城县| 东兴市| 北辰区| 新宾| 亚东县| 吐鲁番市| 沙雅县| 剑阁县| 右玉县| 双桥区| 郁南县| 永平县| 时尚| 襄垣县| 通河县| 吉首市| 定远县| 郑州市| 辽中县| 凯里市| 汝南县|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