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區山王鎮李咀村流轉20畝土地發展大棚蔬菜種植,當年該村西紅柿產量突破3萬斤,通過線下對接超市,線上網絡直播提高銷量,創收28萬元。
八公山鎮妙山村投資380萬元實施妙山民宿三期提升工程建設,文旅產業接待能力和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獲評省級“一村一品”稱號……
強產業賦能,促鄉村振興。如今,在景色優美的八公山下,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特色農業方興未艾,奏響了群眾共富幸福曲。
一村一策,集體經濟“多點開花”
走進山王鎮南塘村,成片的桃園映入眼簾,白里透紅的大白桃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作為桃園里最早成熟的品種,大白桃的個體并不算大,每顆重量大約在三兩到四兩,但是甜度很高,鮮嫩多汁,口感深受人們喜愛。眼下桃子已進入成熟期,村民們正加緊采摘。每天桃園里都有百余名村民摘桃、分揀、包裝、裝車。“我們村桃子種植面積有500畝,產量估計有20余萬斤,品種有油桃、大白桃、蟠桃等七八個品種。”南塘村負責人介紹道。
“黨建+鄉村旅游”助力文旅產業發展。今年八公山區農旅結合發展迅速,“文旅產業發展”黨建聯盟在林場村掛牌,先后成立盆景、民宿等產業協會和1家觀光服務公司。林場村集體連續兩年舉辦八公山區盆景展,吸引游客3萬余人次。閃沖村加強特色村寨建設,將民宿與當家塘水庫垂釣等特色項目串聯,全力打造集田園休閑與生態度假的鄉村文旅勝地。
堅持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八公山區全力推動集體經濟健康發展。該區積極推動妙山、閃沖民宿等農旅產業快速發展,打造八公山風景區周邊農旅特色集群,同時加強2023年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謀劃,計劃建設錢淮村豆制品加工項目、淮濱鄉村休閑體驗站等項目,并啟動錢湖村連片規模養殖池塘的標準化升級改造工作,建成后將為村集體提供可靠收益。
乘勢而上,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今年以來,八公山區入選第五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八公山鎮入選2023年農業產業強鎮擬創建名單,豆福豆制品、杜阿姨食品的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創建申請獲批……
“我們的豆制品產業發展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八公山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區今年將在做優做強豆制品產業上做文章、下功夫。
科技賦能特色產業。八公山區將與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合作,進行占地約200畝的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為本地大豆種植提供優質良種,從生產端解決原料供應問題,并積極謀劃八公山豆腐食品產業園,將在下郢村投資2.64億元,建設占地約100畝的專業豆制品生產加工基地,同步建設配套的集中供熱站、黃漿水處理站、豆制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項目,打通豆制品上下游產業鏈,持續推動豆制品產業健康發展。
加大“雙招雙引”,做足綠色食品文章。該區今年一季度年規上農產品加工產值繼續保持高增速,增幅達60%,繼續位居全市第一。目前投資1.2億元的佳得樂即食食品項目簽約并開工,在建的八公山區綠色發展產業園建設順利推進等,為全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夯實基礎。
“兩強一增”,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注重科技強農,掌握“金鑰匙”。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作用,積極組織科技特派員開展農業生產“大托管”服務、科技助農春季行動及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八公山區南塘春果樹種植家庭農場獲評市級農業數字工廠,正在積極申請省級認證。“豆福”豆制品公司的綠色食品認證已經通過。
聚力機械強農,深耕“責任田”。變“小農戶”生產為“大托管”經營,謀劃并推動今年“大托管”任務有序進行,孔集、淮濱等村今年一季度就新增托管面積600畝,并計劃在孔集村開展電子證照整村推進試點工作。與此同時,今年建設完成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的糧食倉儲烘干中心項目,全面保障糧食安全。
促進農民增收,鼓起“錢袋子”。該區繼續深入推進農村居民本地就業“121”計劃,對本區涉農63項指標進行統計、梳理、分析,進行農村居民增收測算。今年一季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7元,增速6%,居全市第2位。
念好特色產業經,奏響鄉村富民曲。八公山區將繼續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創品牌、拓市場,不斷發展壯大現代農業產業鏈,為鄉村全面振興積蓄蓬勃發展后勁。(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