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區高皇鎮發揮黨員電教遠教平臺的“內容多樣性、資源豐富性、宣傳便利性”優勢,不斷優化和改善平臺教育宣傳服務質量,創新“電教遠教+”模式,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
電教遠教+人才,激活鄉村振興“動力源”。堅持以基層需求為導向,探索“電教遠教+人才振興”模式,創新學用結合,開展新型職業農戶、實用技術人才專題培訓。整合教育、農林科技等資源,聘請區內外農業專家、企業家、產業帶頭人等到遠教站點舉辦遠教大講堂500余次,為農業經營主體、農村黨員群眾提供實用技術、就業技能、農業科普知識等培訓,熟練掌握1至2項實用技能。同時,積極把鄉土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實用人才,精準培育一批有覺悟、有技術、懂經營、會管理的“土專家”“田秀才”,激活鄉村振興“源頭活水”。
電教遠教+服務,引領鄉村振興“產業旺”。充分發揮區域內優秀人才、拔尖人才及農村實用人才的優勢資源,堅持“黨建引領,遠教服務”原則,積極搭建以家庭農場、產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為新型經營主體的遠教宣傳平臺,采取“支部+站點+協會+農戶”“支部+遠教示范基地+示范農戶”等運行模式,打造“現場教學、實地實踐、聯袂發展”遠教實訓基地,創辦產業合作社7個、現代農業園區1個、標準化家庭農場42個,著力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電教遠教+治理,勁吹鄉村振興“文明風”。利用電教遠教廣場,宣傳惠農政策、公示重要事項、公布項目進度、播放遠教課件,定期公開黨務、村務、財務情況,推動開展黨組織和黨員公開承諾工作規范化、常態化,提高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強化新民風建設,依托全鎮26個遠教站點,大力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區公約、家規家訓等內容400余場次,結合“高皇好人”評選活動,以身邊的典型教育身邊人,積極傳播正能量,弘揚正氣,革除陋俗,培育踐行“誠孝儉勤”的新民風。(記者 賈靜 通訊員 孔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