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務必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新節奏,把工作壓力轉化為奮進動力,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的決心和態度,奮力推動各項工作走在前干在先落在實。”日前,在淮南高新區召開的貫徹落實省、市“一改兩為”會議精神暨2023年重點工作部署會上,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發出動員令。
2022年以來,淮南高新區廣大黨員干部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埋頭苦干、奮勇拼搏,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不斷鞏固位次靠前、再上前頭的“高新之勢”,形成脫虛向實、真抓實干的“高新之變”,以作風建設引領各項工作開創新局面。
換位思考、紓困解難,以更加有效的舉措惠企暖企
2022年,淮南高新區及時出臺穩經濟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年真金白銀為企業兌現政策扶持資金2.57億元,為轄區企業爭取制造強省、科技創新、“三重一創”等省市各類獎補資金5293萬元。充分發揮政府擔保資金撬動作用,扎實開展“政銀擔”“科技貸”“園區貸”等業務,全年發放貸款1.09億元。加強企業問題收集辦理,與省、市同步開展現場集中辦公活動,通過創優營商環境平臺為企業辦結各類訴求1078件,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建設、勞動用工、子女就學、公租房申請等問題,云谷大數據產業園反映的辦理預售和銷售許可證、通鼎光電反映的跨區辦理環評等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建成投用了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為企服務專窗,推行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企業辦事“往返跑”的現象更少了。
脫虛向實、真抓實干,以更加飽滿的狀態干事創業
2022年,淮南高新區在項目招引方面,簽約引進重點項目36個,總投資284.7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3個(總投資50億元明然新能源汽車三合一電驅生產基地開工建設、總投資65億元的芯視佳12英寸硅基OLED微顯示器制造、總投資55億元淮南創維商用車),數量占全市比例33.3%,創下歷史最好水平。在項目建設方面,頂住房地產投資下降壓力,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99億元,同比增長12%,投資額僅次于壽縣;淮南英眾智能電子終端產業園等42個項目開工建設;中車瑞達等45個項目加快建設;香樟苑五期三標段等16個項目竣工。在產業發展方面,堅持鏈式布局、集群培育。新型顯示產業從2019年的2家企業簽約,目前已發展31家,形成整機、模組、上下游零配件等全產業鏈;大數據產業加快“兩園、兩中心、多平臺”建設,2022年產值首次突破100億元;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新簽約建設整車、電機、動力電池3個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
突出重點、扭住關鍵,以更加精準的打法趕超發展
2022年,淮南高新區把平臺建設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招,狠抓標準化廠房建設。竣工投用高新產業園一、二期后,開工建設產業園三期,今年將開工建設產業園四期,產業園總建筑面積達到170萬平方米。狠抓科創平臺建設。建成“雙創”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智慧谷等產業載體,2022年竣工交付18萬平方米高新區科技信息產業園。把創新型企業培育作為實現彎道超車的有效途徑。加快安徽理工大學科技園建設,已入駐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企業46家。做好科技企業孵化工作,2022年淮南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獲批國家級,孵化企業38家。新招引12英寸硅基OLED微顯示器制造、淮南軟件產業園、白山云盾服務全球中心等重大新興產業前沿項目。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實現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進一步完善園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打破傳統身份界限,嚴格實行浮動薪酬制度,實現薪酬管理和績效考核相結合,完成雇員招聘工作,體制機制不順暢問題得到根本好轉。(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呂天然 王詩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