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區奮力書寫產業轉型發展篇章
1月13日上午,潘集區委主要負責同志率隊赴友好縣區——上海閔行區吳涇鎮調研考察,先后參觀了森馬服飾、霖鼎光學、夢谷文化創意園區、紫竹高新區。雙方就園區合作、產業合作、文化教育合作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園區合作共建、產業轉移、定期互動交流等方面達成共識。
1月14日-16日,潘集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率隊赴北京、河北邢臺、合肥開展考察招商推介活動,先后考察了中海儲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河北界云科技有限公司、小熊貓線纜有限公司等企業,對潘集產業發展、營商環境和招商引資政策進行推介,并達成初步共識。
從田間地頭到項目簽約,從快遞進村到新興產業,經濟引擎的轟鳴聲響徹淮河北岸大地。新年新氣象,新年新征程,潘集區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慢進是退、不進更是退”的緊迫感,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以實干實績實效推動潘集高質量轉型發展。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和現實路徑,明確了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高質量發展動能靠什么?毫無疑問,是重點工程、重大項目。瞄準產業轉型攻堅,潘集區將堅持“一區四基地”產業發展方向,著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工業強區、制造業強區建設上規模、有質量、新突破。
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潘集區將把握全國重要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的淮南絕對主戰場定位,認真落實基地發展規劃,做好煤業公司、中安、嘉璽、平電、田電、淮礦電力等煤電化大企業服務保障。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支撐性電源項目建設,加快潘集電廠二期建設,開工平圩電廠四期,推進田集電廠三期前期工作,實施煤電機組“三改聯動”,組建熱能綜合服務中心。推進煤層氣勘探抽采綜合利用工程。壯大新能源產業,加快推進風光儲氫新能源基地獲批,布局開工一批新能源大項目,確保三峽黑河風電全面建成投用,力爭大唐潘集風電等項目落地,推進500千伏潘集輸變電、110千伏泥河輸變電、中電共享儲能電站等項目建設,提升新能源并網消納能力。用好資源優勢,堅持以資源換項目育產業,積極探索氫能制、儲、運、用各環節市場化項目化運作,加強能源產供儲銷能力建設,為長三角地區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
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潘集區將加強高起點規劃建設、專業化招商運行,打造潘集經開區北區功能性塑料產業園、建筑制造產業園、食品產業園、潘集中小企業創業園、煤電固廢產業園“一區多園”承載格局,推動化工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綠色農產品三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圍繞工業、制造業重點產業鏈,著力加快新鴻藥業二期、玖泰環保、海普年產5000噸納米雜化新材料、萬德斯動力鋰電池循環再生等化工新材料,中科博兮再生資源、東辰公司高強度陶粒等建筑新材料,大海食品屠宰加工、觀星農業“數字雙綠”全產業鏈、中電春禾農業等綠色食品項目建設。落實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計劃,全年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家、高新技術企業1家、戰略性新興產業3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
做大現代服務業。潘集區將實施服務業“鍛長補短”行動計劃,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人力資源等生產性服務業和養老托育、文化旅游、家政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推動商貿流通業擴面提質,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1家、限上商貿企業10家。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加強節會消費,舉辦潘集酥瓜節、農民豐收節、特色農產品展銷會等活動,鼓勵銷售主體采用“直播帶貨”“網紅探店”等形式,引導潘集人更多留在當地消費、在潘企事業單位在當地消費。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經開區北區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支持創大公司申報數字車間、中安聯合申報國家級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堅持內培外引,鼓勵本地建筑企業與大企業合作,出臺政策引進優質建筑企業落戶,促進建筑市場規范健康發展。
推進開放招商。潘集區將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強與合肥瑤海區、無錫梁溪區、上海閔行區吳涇鎮戰略合作,切實在產業承接、招商引資、人才交流等方面有實質合作、具體成果。堅持專班招商、駐外招商、商協會招商,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個、省外資金45億元以上。圍繞三大新興產業,謀劃設立產業基金,爭取一批項目獲得市級24億元產業投促基金和10億元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金支持。加強外貿主體培育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參加境外展會擴大訂單,力爭進出口總額達到3000萬美元以上。實施民營經濟上臺階行動計劃,力爭全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500戶以上。支持陽光水面光伏、新鴻藥業等企業上市。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辦好企業家周末會見日,建立健全常態化解決企業反映問題工作機制。各級領導干部要依法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潘集區將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深做實優化營商環境“十做到”“十嚴禁”,推動企業登記“一網通辦”“一件事一次辦”。健全融資助企便民服務長效機制,常態化開展金融“五進”活動。推進土地全域綜合治理,創建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加快“標準地”改革提升、“畝均論英雄”改革突破、閑置低效土地清理攻堅,盤活利用閑置土地150畝、低效工業用地80畝以上,讓優質資源配置到好產業、好企業、好項目上。抓住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機遇,進一步增加轉移支付規模和地方稅收分成比例,積極爭取改革紅利。支持潘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城市更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領域,加快改革平臺公司,按市場化機制運營,提高企業經營能力和自我造血能力。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踏上新征程,潘集區錨定中心任務,埋頭苦干實干,向著新的奮斗目標,出發!(特約撰稿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