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環境真的是越來越好了,垃圾分類桶、停車位、空中線纜等配套設施也比以前更齊全、整潔。”“附近的農貿菜市場,你現在進去看看,別提多干凈了。”在八公山區新莊孜街道,談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帶來的變化,轄區居民紛紛贊不絕口。一直以來,新莊孜街道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為民而創,利民而建,不斷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水平,增強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積極維修管道,為民排解憂愁
“這下好了,終于不漏水了,謝謝你們!”家住科林新村小區的居民開心地說,困擾他們許久的主水管道漏水問題在新莊孜街道和社區的幫助下,得到了徹底解決。科林新村小區主水管不知從何時開始漏水,導致每月居民繳納水費較高,后來多家住戶向水務公司反映水費問題,但未得到妥善解決。居民又向社區反映,社區書記朱靖立即前往現場查看,并向街道上報,聯系首創水務檢查后發現是主水管道年久老化,漏水嚴重,以致32戶居民家中產生高額水費。經過多次協商,最終水務公司重新為居民改造了水路、水表入戶,居民自籌部分改造資金,街道籌集兩萬余元施工資金,經過多方共同努力,終于解決了漏水問題,居民們紛紛對街道和社區表示感謝。
推進適老化改造,老人生活更幸福
家住和平村B區老樓的陳師傅是一位肢體患有殘疾的老人,由于生活困難,一直沒有安裝衛生間坐便扶手!皭廴松眢w不好,還得天天攙扶我上廁所,坐下去需要她扶,站起來也要喊她扶,很不方便。”陳師傅說,他向社區反映后,街道工作人員立即來到家中查看,商討安裝細節。考慮到陳師傅家庭特殊情況,街道向民政部門申請適老化改造,為其安裝了殘疾人坐便扶手、手扶車、助行器等,并在樓梯口增設了扶手。對此,陳師傅特別激動,他握著工作人員的手,連連表示感謝:“以后家里沒人,我也可以自己上衛生間了,非常感謝你們為殘疾人帶來的便利!”
文明創建無止境,為民服務永“在線”。新莊孜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以為民辦實事為己任,以提高居民生活舒適度為目標,把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憂心事、揪心事變成暖心事、貼心事、舒心事,全力將文明城市創建辦成人民群眾滿意的“幸福工程”。
(圖片由新莊孜街道提供)
(記者 鄭潔 通訊員 劉柳 朱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