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 優惠共享 惠民便民
“我平時住在田家庵區幫忙帶孫子,今天回到八公山,第一次來團結社區老年食堂吃飯,沒想到刷個臉就能識別出我的身份,還享受到兩元優惠,真的很方便、很惠民!”11月9日中午時分,在八公山區新莊孜街道團結社區老年食堂用餐的張大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民以食為天,老年人的就餐“小事”就是民生大事。“今年11月初,我市老年助餐信息平臺正式上線,刷臉支付、優惠共享、方便快捷的就餐體驗,獲得了廣大老年人的一致好評。”市民政局主要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全市老年人到社區老年食堂(助餐點)用餐,不需攜帶任何證件,只要人臉一掃,即可輕松完成驗證,并且根據不同年齡段顯示相應優惠金額。老年助餐信息平臺的上線,縮短了登記時間,節約了人力成本,實現了統計、結算、管理信息化,避免了信息重復錄入的麻煩,打破了用餐區域的局限。通過大數據分析研判,滿足了老年人多樣化就餐需求,實現了財政資金精準補助。
據悉,老年助餐信息平臺的上線是我市推動老年助餐標準化、規范化發展的縮影,老年助餐的多元化發展,較好地滿足了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布局更加合理,我市根據老年人實際需求,對社區老年食堂(助餐點)的位置進行調整,綜合考慮轄區老年人口規模、就餐需求、服務半徑等因素,按照10分鐘就餐服務圈合理布局,就近解決老年人吃飯不便問題,真正把食堂建在老人家門口。管理更加規范,嚴格落實社區食堂(助餐點)老年助餐服務食品安全、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建設等工作指引和“六公示”制度,做到標識醒目、價格透明、政策清楚、制度齊備,并對食品留樣進行抽樣鑒定,確保社區食堂(助餐點)安全穩定運營。功能更加完善,將老年助餐與其他為老服務項目進行結合,拓展老年助餐機構的服務功能,利用老年助餐設施在非就餐時間開展知識講座、健康咨詢、文體娛樂等活動,讓餐桌同時成為“書桌”“茶桌”“棋牌桌”。同時,市民政局與市委組織部聯合開展“黨建引領 暖心助餐”試點工作,舉辦“暖心下午茶”、升級“養老資源包”、打造“溫馨紅港灣”,健全完善黨建引領下社區養老、助餐服務體系,打造老年助餐黨建品牌。運營更可持續,我市積極籌措各方資金,采取政府補助一部分、社區(村)自籌一部分、社會力量投入一部分、愛心人士捐贈一部分的多元籌資機制,為推進老年助餐服務注入源頭活水。
同時,我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無償用于開展老年助餐服務,在社區提供老年助餐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推動社區老年食堂長效化、可持續化運營,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