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載零部件的拖車來回穿梭,工人在流水線上有序組裝……10月18日上午,4輛新能源純電動重卡在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整裝待發,即將交付使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立意深遠、振奮人心,增強了公司全體職工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陜汽淮南專用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業介紹說,今年10月,公司新能源純電動重卡正式下線,實現了公司新能源純電動車型“零”的突破,標志著淮南專用車行業步入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階段。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自2011年入駐淮南以來,陜汽淮南公司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逐步建立完整的技術和產品研發體系,擁有專業研發團隊,打造以公路運輸、油田運輸、市政危廢、市政環衛四大系列危險品罐車為基礎的產品體系,目前已成為省級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
在“雙碳”戰略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成為近年來汽車行業內廣泛關注的焦點。2021年,陜汽淮南公司創新提出將發展新能源重卡作為產品研發的新發力點,成立了新能源項目推進小組。通過技術、生產、采供、質量及生產單位的全盤聯動,新能源重卡生產裝配各個環節的困難在生產一線被一一攻克。2022年10月9日,首輛新能源純電動重卡正式下線。至此,陜汽淮南公司已全面具備新能源純電動車型的生產能力,并開始批量生產,開啟了發展新征程。
純電動重卡技術門檻比較高,陜汽淮南公司為了研制出高端的純電動重卡,在技術創新上下足了功夫。據了解,首輛下線的新能源重卡為陜汽·德創軒德翼3純電動車型,動力部分采用永磁同步電機,匹配法士特自動擋變速箱及寧德時代超大動力電池,續航里程約280千米,各項技術指標行業領先。同時,該純電動重卡通過創新設計,實現了電池與車身可分離,換電過程僅需5分鐘即可滿電“復活”,節省了充電等待時,因此深受市場青睞,節能性、安全性和舒適性都達到了行業最優,可滿足港口運輸、市政環衛、煤炭運輸等多場景運輸需求。
陜汽淮南公司從制造走向“智造”的轉變,是企業創新發展的直觀體現,也是淮南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王建業向記者介紹說,陜汽淮南公司把“當好淮南市產業轉型的新引擎,爭做開發區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作為發展的核心理念,全面規劃產業布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王建業說:“對我們企業而言,就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努力推動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接下來,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主動把握引領新一代能源技術的變革趨勢,以轉型應對變局,以創新開拓新局,更好地服務淮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