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田家庵區知難奮進、向難求成,譜寫了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城鄉巨變繪就幸福美麗新畫卷
這是一組振奮人心的數據——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94.9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43億元;全區“四上”企業突破400家;人均GDP從2012年的35978元增長到2021年57467元;城鎮化率從不足80%提升至95.9%……
這是一串來之不易的榮譽——榮膺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等國家級榮譽31項,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核先進區、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等省市級集體榮譽420余項……
十年征途漫漫,奮斗書寫榮光。黨的十八大以來,田家庵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砥礪奮發、篤行不輟,全方位變革發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級、改善生活品質、重塑治理體系,為區域發展賦能增勢,奮力譜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優化產業結構,三次產業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
安成經濟開發區,通過開展“騰籠換鳥”行動,不斷轉型發展、產業升級,逐步形成了以綠色農產品為基礎、食品健康產業為依托、現代服務業為支撐、電子商務產業為補充的產業結構,成為田家庵區工業發展的主陣地和橋頭堡,正向著“百億數字園區”的目標奮進。
安成經濟開發區的轉型升級,是田家庵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十年來,在高質量發展政策推動下,田家庵區將產業作為第一支撐,項目作為第一載體,園區作為第一平臺,農業生產更具特色、工業補短板成效明顯、服務業發展質量不斷提升,邁出轉型升級新步伐。
十年來,田家庵區服務業主導地位持續鞏固,新城吾悅、萬達廣場、合肥百大、八佰伴等一批國內知名運營商入駐,逐步形成龍湖、國慶、洞泉三大商圈,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大幅提升。2021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億元,占全市的40%,全省縣區排名第10位。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淮南現代產業園擴容提速,安成經濟開發區加快轉型,智能家電及電子產品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環保建材、淮南牛肉湯4大新興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睿欣科技產業園、青網科技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引領工業集聚發展。截至2021年,全區登記注冊制造業企業2025家,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1家。城郊型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嚴格落實強農惠農政策,10年里累計流轉土地6.6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4.12萬畝,修建農村道路140公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5家、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家,“曹庵草莓”“淮南麻黃雞”分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增強后勁支撐,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
今年6月19日下午,田家庵區招商推介會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深圳舉行,現場共有13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額達69億元,成果豐碩。
走出去招商引資,是田家庵區走好開放路、打好創新牌、下好改革棋的關鍵一招。十年來,田家庵區充分發揮雙招雙引、科技創新、改革開放的引擎帶動作用,著力招引一批強鏈補鏈延鏈的高新技術項目,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培育動力。
加快“引進來”和“走出去”步伐,出臺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舉辦徽商論壇走進田家庵、全省知名民企助力田家庵發展座談會等大型招商推介活動,與常州市天寧區締結友好縣區,與上海閔行區虹橋鎮結對發展,區域投資吸引力和影響力持續增強。引進重大項目300余個,到位資金680余億元,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數穩步增長,榮獲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先進區。著力下好創新“先手棋”,出臺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政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實現全覆蓋,成立首家院士工作站?萍歼M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2021年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9.24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9倍,連續9年躋身全省市轄區“雙十強”。深化改革釋放新紅利,累計改革創新484項。完成政府機構、街道體制改革;實現“一村(社區)一律師”全覆蓋;建成投用區政務服務中心、全國一流公安執法辦案中心;“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持續推進,政務服務高頻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全程網辦事項占比98.6%,行政審批事項申報材料精簡44.5%,承諾辦理時限壓縮78.1%,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加強城鄉建設,高品質城市建管保障高質量發展
傍晚的舜耕山環山路,鍛煉的市民絡繹不絕,這條于2013年開始建設的高品質綠道,一經建成,立刻成為市民的休閑天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十年來,田家庵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統籌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和城市發展,城區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有序拓展發展空間,扎實推進206國道改造等一批省市重點工程,新建改造淮潘路、環山路等16條城市主次道路,合淮阜、蚌合、濟祁高速穿境而過,商杭高鐵在區設站,引江濟淮二級航道即將通航,人民群眾出行的滿意度和獲得感顯著增強。城市更新加快步伐,先后完成上鄭廣場、湖濱村等32個城中村、棚戶區改造項目,征遷拆違600余萬平方米。全力推進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大力實施老舊小區、小街小巷綜合改造行動,惠及群眾40余萬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全面消除黑臭水體,扎實推進入河排污口治理,PM_2.5、PM_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37.5%、26.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上升27.4%,生態治理體系逐步完善,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積極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與常態化管理并進,蟬聯三屆省級文明城區。
堅守為民情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睅ьI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
十年來,田家庵區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可用財力更多向民生傾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1%以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教育事業長足發展。新建了龍湖中學北校區、朝陽中學、淮河中學、民生中學、洞山中學北校區等一批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拓展,洞山中學、龍湖中學、田十六小等名校集團化辦學已成集聚效應,成為高品質的城市名片。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全省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區。文化事業蒸蒸日上,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持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文藝作品創作生產,文化事業迎來“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打響少兒藝術名片,成功舉辦全國首屆少兒舞蹈藝術節、中國淮南首屆國際少兒藝術節,80多個少兒節目獲得國際、國家級大獎,被中國舞協命名為全國第一個少兒舞蹈藝術研發基地,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少兒藝術特殊貢獻區、全省文化先進縣區等稱號。衛生事業成果豐碩。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加強醫聯體建設,完善家庭醫生簽約等制度,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引進上海同濟、中山醫院等優質醫療資源,現已擁有醫療機構314個,衛生技術人員8953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7348張,年均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80萬人次。嚴防死守抓好疫情防控,持續提升防控工作科學性、規范性、精準性,不斷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
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邁上新征程,田家庵區將永葆“趕考”的清醒與堅定,意氣風發、勇毅前行,奮力書寫建設現代化幸福美麗田家庵新篇章。(記者 李東華 通訊員 吳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