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近日召開的淮南市金融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淮南銀保監分局堅持抓總量、優結構、穩主體、強服務、解難題,全力抓好市場主體金融服務,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上半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已完成全年信貸投放目標的93.31%,貸款增速10.68%,增速位列全省第8位,為近三年最快增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位列全省第6位,提供風險保障6.48萬億元,同比增加239.15%,已超過2021年全年保障水平。
統籌兼顧“抓總量”,金融資源供給穩定增長
淮南銀保監分局協同市發改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共同對今年出臺的經濟金融政策進行解讀和傳導,部署推進2022年中小企業銀企融資對接專項行動、信易貸平臺接入使用等工作,形成信貸支持合力。6月末,全市銀行業貸款余額2126.93億元,新增貸款投放205.18億元,新增債券投資27.69億元,為經濟恢復和保市場主體提供穩定資金支持。
積極對接淮南市“十四五”發展規劃,保障重點項目授信、提款和用款,為淮桐高速淮南段、潘集電廠一期2×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鳳凰湖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項目新增授信222.24億元。有效支持能源電力穩產保供,全市采礦業及電力、熱力等生產和供應業貸款余額415.04億元,占全部貸款比重19.51%;全力支持制造業恢復生產,制造業貸款增速6.11%。
精準施策“穩主體”,助企紓困政策落地見效
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以金融服務“五進”(進園區、進街道、進社區、進鄉鎮、進商圈)為載體,設立淮南市銀行業保險業消保中心電話為市長熱線金融專線,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政策宣傳覆蓋面,幫助市場主體早知曉、早受益。
強化金融產品供給,疫情期間累計為454臺營運車輛延長保險期限,為211萬畝午季作物優化投保程序,為1504戶中小微企業實施延期還本付息,“一戶一策”落實助企紓困政策。6月末,全市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026.67億元,較年初增長19.33%。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0.24個百分點,連續3年實現穩中有降。
創新引領“優結構”,金融服務對接擴面增量
淮南銀保監分局始終把金融支持科技創新作為最重要的新領域,組建六大新興產業和六大園區金融服務專班,集成下發全市專精特新、高科技企業、六大新興產業等四批次企業“白名單”1337個,部署機構開展多輪次、接力式對接。6月末,全市新興產業貸款增速48.82%,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增速46.83%。
積極拓展線上對接途徑,組織銀行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線上銀企對接會,主動對接信易貸平臺提供線上授信超110億元,推動在“皖事通”平臺上線“我要融資”小程序,正式上線后將進一步提高線上對接覆蓋面和精準度。
下沉重心“強服務”,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優先加大糧食和重要農產品金融供給,持續強化對主糧生產、高標準農田建設、“菜籃子”工程等領域金融服務。6月末,全市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165.1億元,較年初增長12.84%。積極營造農村良好金融發展環境,不斷提高縣域信貸資金適配性,目前已實現全市71個鄉鎮金融機構全覆蓋,829個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
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小額信貸余額較年初增長43.33%,“防貧保”綜合保險試點覆蓋18.2萬人次、提供保障金額1807億元。強化農業保險保障水平,農險業務總體保費同比增長54.48%,增速排名全省第7,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實現全市產糧大縣全覆蓋。
為民監管“解難題”,著力改善金融生態環境
始終堅守監管姓“監”、監管為民,開展涉企亂收費、養老領域非法集資等專項整治,以及車險業務合規性和保險理賠服務時效性等現場檢查,堅決查處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作出行政處罰15項,罰款金額合計207萬元。
用情用力幫助解決消費者“急難愁盼”問題。針對疫情期間市長熱線轉辦的房貸延期和恢復征信訴求,引導銀行機構核實信息后按需辦理;針對營運車輛投保難問題,組織財險公司設置特殊車輛承保專柜并配備“雙錄”設備,推動交強險“應保盡保”,商業險“愿保盡保”。上半年分局共接收、轉送消費投訴126件,處理舉報事項20件,著力營造公平、公正金融環境。(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