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納入‘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銜接的前提是防止返貧。壽縣板橋鎮在抓好基層黨建的基礎上,嚴格執行四項制度,確保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靠全鎮12個村(街)共組建的352個防返貧監測組級網格。”7月25日,板橋鎮相關負責人沈樹保告訴記者:“我是板橋鎮鄒祠村鎮級網格員,負責聯系村內共有7個村級網格35個組級網格,網格內1290戶5433人,其中脫貧戶147戶393人,監測戶3戶10人,確保他們脫貧不返貧。”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該鎮執行干部定向聯系組級網格制度,全鎮12個村(街)共組建352個防返貧監測組級網格,鎮機關事業單位及縣派駐鎮二級機構單位負責人根據脫貧攻堅期內聯系包保的脫貧戶所在的組級網格,由村級合理調配確定一個組級網格,作為所聯系的網格,聯系的干部對該網格內在銜接期內的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負責;村級干部在所在的村參照鎮級以上干部聯系組級網格的模式確定一個組級網格。除此之外,鎮、村、組三級網格化管理的責任制不變。
“我們鎮執行聯系干部走訪制度,定向聯系組級網格的干部人手一本防返貧監測幫扶《工作手冊》,手冊內涵蓋聯系干部的基本情況、組級網格農戶基本信息、相關政策及到2025年底的走訪日志。”鄒祠村黨總支負責人告訴記者,她是村級網格員,負責聯系6個組級網格,網格內農戶226戶1013人,其中脫貧戶24戶63人,監測戶1戶3人。
該鎮聯系干部每季度至少到所聯系的組級網格走訪一次,與組級網格員一起排查網格內所有農戶家的生產生活情況及困難訴求和急難事項線索,發現返貧致貧風險等情況記錄在冊簽字留存,并及時向村鎮匯報,走訪時向農戶廣泛宣傳防返貧及黨在農村的政策。每季度走訪結束后,鎮村干部工作手冊交鎮鄉村振興站存放備查。
工作干得好,制度是保證。該鎮執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在暗訪、督查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或有“漏納”等失責失職問題,將對所聯系的干部依規依紀從重從嚴處理。退休村干部、組級網格員方賢昌,今年59歲,聯系龍咀組級網格,網格內農戶35戶149人,其中脫貧戶6戶15人。他告訴記者:“雖然退休了,但是仍然被選為網格員,而且參與考核,所聯系的組級網格在縣級及以上暗訪、督查工作中,在網格化管理方面沒有出現誤差偏差,成績將作為鎮村干部年終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之一。”
板橋鎮在網格化管理中,實行人性化關愛,執行組級網格員誤工補貼制度,網格員工資由基礎工資和績效工資兩部分組成,基礎工資根據管理的網格內農戶數人數確定,績效工資根據組級網格員每月工作效果確定(具體獎懲辦法由各村街制定),組級網格員誤工補貼由各村(街)負責兌付,鎮財政年終視網格管理開展情況給予適當補助,極大地調動了網格員的工作積極性。(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王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