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鄉村振興在行動 > 做強特色產業 打造宜居環境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做強特色產業 打造宜居環境
【字體: 】 發布時間:2022/7/21 10:11:30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淮南高新區三和鎮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紀略

日前,在淮南高新區三和鎮徐馬村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內,60多歲賈文培老人冒著高溫在自家大棚內采摘紅心火龍果。“目前,我現在種植有3畝地的紅心火龍果,頭茬果已經完成采摘銷售,目前賣了4000多元,現在是第二茬采摘了,管理得好,能夠掛果到12月份,采摘個七、八茬。”老人邊忙活邊對記者說。

賈文培老人的7畝種植基地,是三和鎮徐馬村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的一部分,該村通過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引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產業,目前發展火龍果種植基地30畝,促進增收和示范帶動作用明顯。

產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近年來,淮南高新區三和鎮不斷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新路徑,積極盤活村集體經濟資產,大力發展特色果蔬種植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大力發展以采摘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特色種植業,總面積375畝的梨園和桃園已結果,預計帶動周邊農戶務工收入約40萬元/年。總面積30畝的紅心火龍果基地已成熟,畝產4000斤-5000斤,收益較好,吸引了周邊群眾來游玩采摘。西瓜規模化種植4000畝,西紅柿種植500畝地。目前正在推進以勞動體驗和快樂種植為主題的休閑小菜園,吸引周邊居民種植。其中,新華村30畝地的小菜園經過統一規劃,目前已完成出租,在解決村民就業、創收的同時,村集體收入每年達7萬元左右;舜耕村小菜園目前正在打造中。正在謀劃推進總面積200畝地的淮南高新區艾草文化公園示范基地建設。2021年全鎮17個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680萬元,其中四店、洞山等7個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

人才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對村“兩委”成員和農村黨員,三和鎮以增強黨性、提升能力為重點,著力培養懂經營、會管理、善服務、當先鋒的黨員人才隊伍。結合鎮域實際和群眾需要,著重加強實用技術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完成培養高素質農民80人,著力提高就業創業、增收致富技能,發揮好示范帶動作用。同時,淮南高新區選聘科技特派員7名(其中2名博士),對口指導全鎮轄區17個村,專業涉及鄉村振興產業規劃、項目實施、土壤改良、鄉村規劃、生態修復等與鄉村振興工作密切相關的專業,實現科技幫扶行政村服務全覆蓋。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近年來,三和鎮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污水、垃圾等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設施,加快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近三年全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2.7億元。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項目,總投資約980萬元的馬廠村村莊整治項目即將開工建設,涉及7個村總投資1500萬的村級水泥路新修建項目已基本完成,推動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深入推進農村改廁工作,已完成6個村479戶農村改廁,2022年改廁100戶,正在實施推進。推動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已完成15個村的飲水安全工程,2個村飲水工程項目正在施工推進,預計今年底實現全鎮17個村全部使用上自來水。分步實施農村道路亮化工程,一期為大郢、徐洼、黃山、新華4村安裝新型太陽能路燈563盞,二期計劃對其他村共計安裝太陽能路燈884盞,并對17個村損壞路燈進行修繕。黑臭水體治理方面,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全鎮17個村溝、塘、河、渠進行逐一摸排登記,評定出受污染等級,現已經完成摸底工作72處,正在分階段分步驟地推進整改,用實實在在的整治成果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記者 李東華)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泰县| 菏泽市| 沁源县| 肇州县| 张掖市| 广宗县| 铜山县| 额济纳旗| 开鲁县| 玛多县| 铜梁县| 密山市| 汝阳县| 贵德县| 襄垣县| 达拉特旗| 定安县| 班玛县| 冕宁县| 平谷区| 迁西县| 泗洪县| 黔西| 集安市| 凤台县| 安阳市| 尤溪县| 屏南县| 仪征市| 永清县| 秦安县| 儋州市| 全椒县| 汶川县| 永顺县| 万全县| 建水县| 莆田市| 阿城市| 个旧市|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