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非遺邀你游淮南 > 抬閣:集詩情畫意于一體的民間文藝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抬閣:集詩情畫意于一體的民間文藝
【字體: 】 發布時間:2022/7/6 6:57:10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正陽關,古稱“羊市”“羊石”,位于壽縣城西南三十公里,自古以來,這里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貿繁榮之地。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繁榮的商貿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其中最能體現正陽關民間藝術魅力,也最具代表性的,當推被譽為“沿淮民間藝術三絕”的“抬閣”“肘閣”和“穿心閣”。

近日,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采訪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抬閣”傳承人黃學軍。

“抬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學軍是省級傳承人。他介紹說,正陽關有“三閣”,分別是“抬閣”“肘閣”“穿心閣”,其中抬閣(芯子、鐵枝、飄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抬閣、肘閣究竟源于何地,已無從考證。史料記載,壽縣正陽關抬閣、肘閣在明清時期從山西省、河南省經皖北地區,沿潁河流域傳入壽陽(今壽縣)正陽關,并在皖中、皖西地區的壽縣和臨泉縣等地流傳達500年之久。 2008年6月7日,抬閣(芯子、鐵枝、飄色)經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X-87。

壽縣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古城,戰國時期這里曾是楚國的都城,故在歷史上有“楚都”之稱。1986年,壽縣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安徽省較早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3個城市之一。壽縣的正陽關鎮是淮河、潁河與淠河三河的匯聚點。正是由于地理位置,造就了抬閣、肘閣在正陽關的興起。清朝時期,正陽關作為皖北商埠,商業輻輳于此,各類貨物均取道長淮經正陽關輸送至皖西豫東各地;正陽關得水運之利,舟車四達,戶口殷繁,帆船競至,商賈沓來,被譽為“皖北秦淮”。在陸路交通尚未發達的封建社會時期,大部分物資流通和人口的流動主要依靠水路,正是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水路交通,使正陽關成為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人口的流動為民俗體育的遷移提供難得的載體,抬閣、肘閣正是借助這一有利因素流傳于此。這里,年節社火民俗活動十分豐富,其中花鼓燈、肘閣抬閣等民間歌舞形式較為盛行。壽縣正陽關每逢重大節日和廟會,都會有精彩紛呈的抬閣、肘閣表演。特別是每年的正陽關農歷二月十九日和九月初九玄帝廟會期間,正陽關一些民間藝人,為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便紛紛上演抬閣、肘閣等民間文藝活動。每逢燈會,客商云集,客棧、旅店半月前就被預訂一空。

黃學軍介紹說,“抬閣”,原名“抬歌”,歷史久遠。傳入正陽關后,以其體量的大小和人物的多少,有大(6一8人抬)、中(4人抬)、小(2人抬)之分。大抬閣,一般由6-8個壯年抬著表演,如8個人的,6人抬,1人在前指揮,1人在后護衛。表演中“提腳似風,落腳穩如鐘”,“前進一步九寸二,后退一步八寸八,兩目平視觀六路,耳聽八方心不驚”。表演者身著彩衣,在樂隊伴奏下緩緩而行。抬閣上5—7歲小演員按照不同人物造型化裝后,按人物形象表演一些動作,常演的節目有:《群仙赴羊石》《荷花仙子》《朝天一炷香》《梁祝》《紅線盜盒》等。

肘閣,是在“抬閣”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穿心閣”是由兩個青壯小伙身背鐵件,高2—3米,用一根特制的竹竿(“穿心桿”)抬著一個小演員表演。小演員扮成戲劇舞臺上的“七品芝麻官”“媒婆”等丑角。

正陽關鎮文旅站站長趙德兵介紹說,正陽關民間藝術以“抬閣”“肘閣”“穿心閣”為主要特色和支柱,種類齊全。外地有的只有一閣,最多只有兩閣,而正陽關卻有“抬閣”“肘閣”“穿心閣”,表演時高低錯落,別有天地。外地許多表演“抬閣”和“肘閣”的地方,如今為表演方便,使用了板車或機動車輛等現代手段代替人頂肩扛,失去了民間傳統藝術的原汁原味。正陽關鎮卻保持了傳統“抬閣”“肘圖”“穿心閣”的藝術風格,至今未變,且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如《水泊娘娘鎮四洲》《觀音賜福》《群仙赴羊石》,表演者身著藍布偏衫,頭戴沙彌黑帽等,這些都與當地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是古老的沿淮文化積淀的產物,發掘、搶救、保護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具有重要的意義。

趙德兵說,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它將華夏悠久歷史長河中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戲劇人物,通過生動的表演表現出來。同時,正陽關“抬閣”“肘閣”“穿心閣”是研究沿淮文化、風俗的重要內容之一。它也反映了生活在沿淮流域人們的風俗、情趣和審美觀,表現了沿淮流域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記者 李鈞 李嚴)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海县| 曲麻莱县| 聂荣县| 鞍山市| 江川县| 伊通| 鄂托克旗| 济源市| 分宜县| 涿州市| 共和县| 通城县| 宣化县| 当阳市| 剑河县| 乌兰浩特市| 吐鲁番市| 洮南市| 平江县| 禄丰县| 汽车| 黄陵县| 金乡县| 泽库县| 平远县| 当阳市| 东丰县| 乡宁县| 容城县| 德江县| 东兰县| 武冈市| 勃利县| 黑山县| 重庆市| 江阴市| 邢台市| 班戈县| 合水县| 信阳市|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