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日前印發的《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強調要“加快培育各類技術技能和服務管理人員,探索建立鄉村工匠培養和管理制度,支持熟悉鄉村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村莊規劃設計和項目建設,統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管護人才互通共享”。這些重要表述,對于進一步開展鄉村人才建設工作意義重大。
當前,在鄉村人才建設的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人才總量不足、技術人員結構失衡、老齡化嚴重等問題的制約,鄉村人才供需矛盾凸顯。對此,《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在近年來相繼出臺實施,進一步聚合了鄉村集聚人才的強大引力,建立了各類人才定期服務鄉村的制度,推動形成更加廣闊的鄉村創業空間。
進一步招才引智振興鄉村,須多措并舉,聚焦關鍵環節,理性穩妥施策,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選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
一要全面引才,壘筑鄉村振興“智”高點。應多管齊下引進人才,做好“柔性引”“促回流”“定向招”“向下派”文章,尤其要引進優秀大學生,引導他們在基層干事創業。通過訂單培養、本地培育等方式,增強基層造血功能。比如,一些師范類院校可以通過定向培養師范生,引導其畢業后回家鄉任教。招引人才既要目光向外,也要向內,充分激活本地人才資源。
二要事業留才,打造人才聚集“強磁場”。事業比待遇更有吸引力,要尊重人才發展規律,在保障基本待遇的前提下,為各類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如有的省份推動“五路人才促振興奔共富”,以農創客、規劃師、農技師、工程師、藝術家五路人才為重點,力爭到2025年各類鄉村人才總量達到一定標準。正是由于這些地區在鄉村產業、規劃、技術等方面存在事業發展的廣闊空間,才得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廣泛聚集。
三要用心為才,優化人才服務軟環境。努力為人才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才能真正讓各類人才服務更安心,對未來更有信心。應打破鄉村人才與城市人才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政策壁壘,破除身份、編制等限制,從而激勵人才扎根一線建功立業,提升鄉村人才的獲得感和歸屬感。(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