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媒體看淮南 > 土地不撂荒 農民多得利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土地不撂荒 農民多得利
【字體: 】 發布時間:2022/6/10 10:55:05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安徽淮南探索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土地不撂荒 農民多得利

核心閱讀

圍繞“誰來種地、怎樣種地”,安徽淮南探索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模式,不僅解決了土地撂荒問題,還增加了農戶收入,保障了糧食安全。與此同時,當地通過“農管家”為農業生產提供“一站式”服務,以農業保險等金融服務提供資金、風險保障,進一步促進了多方共贏。

趁著天氣還不太熱,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楊公居委會的農戶徐士虎來到田里翻地。兒子開著一臺拖拉機在前面旋耕,61歲的老徐在后面打理秸稈。老徐告訴記者,兒子在外打工,這幾天回來幫忙,家里的幾畝地分布在5個地塊里,兩人疲憊不堪。

人手不足,地塊小,小戶種植成本高,大型農機進不去……針對老徐父子這樣的農戶遇到的難題,近年來,淮南市聚焦解決“誰來種地、怎樣種地”,探索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模式,有序推進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實現農民增收、糧食增產、企業增盈。

土地委托,讓農戶有收入無顧慮

周末,梁桂琴一家人驅車從合肥回到楊公鎮前瓦村。她家里一共有10畝地,去年以每畝650元的價格委托給了村委會,時間為5年。今年4月1日,在小麥播種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軍早早就把6500元租金交到了她手里。“現在真省心,不擔心地撂荒了,還能有一筆收入。”梁桂琴說。

梁桂琴告訴記者,因為在外地生活,不方便打理農活,去年家里的地撂了荒。對此,王軍坦言,在前瓦村,像梁桂琴家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去年,前瓦村整村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改革。全村400多戶村民與村委會簽訂了土地托管合同,以每畝650元的價格委托給村委會。村委會再以每畝700元的價格委托給青源家庭農場等種糧大戶,其中50元的差價以管理費的形式作為村集體收入。“村民除了租金收入,還可以到種糧大戶那里務工。”王軍說,今年村集體收入達到20多萬元,這筆錢除給村民分紅外,還會用來修建烘干倉儲設施。

土地委托給村集體,再由村集體委托給種糧大戶,以后自家的地會不會要不回來?當初,梁桂琴也有類似顧慮。為此,淮南市開發了土地延包電子證照系統。通過無人機測繪,每家每戶的土地被精確標注在地圖上,農戶一目了然。此外,集體托管后,小田變大田,不僅便于機械化耕作,還讓土地變“多”了。據統計,托管后每個村子平均多出幾十畝地。

集聚資源,為生產提供“一站式”服務

在外打工十來年后,壽縣農戶李方迅決定回老家種地。雖說從小就生活在農村,但李方迅僅有的耕種知識早就不夠用了。他坦言,多虧有了“農管家”,有問題隨時求助,讓他這個門外漢在短時間內成了種地的“好把式”。“植保全程服務,今年每畝小麥至少增收200斤。”李方迅高興地告訴記者。

李方迅所說的“農管家”,負責淮南市推行農業生產托管的重要一環,即要素跟進和服務跟進。走進安徽農管家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記者看到,辦公區域集聚了農資公司、銀行、保險、技術支持等各個部門,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一站式”服務。

“今年化肥價格漲幅較大,我們從廠家集中采購,每噸價格能便宜200—400元。”“農管家”公司總經理助理向杰介紹,“農管家”負責農資集中采購,通過與進駐在這里的中農集團現代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洽談,從最近的基地調運化肥,降低了采購成本。此外,公司服務涵蓋耕、種、管、收、售各個環節,每畝地每年只收10元服務費。“只要一個電話,工作人員就能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幫助解決問題。”向杰說。

去年,青源家庭農場遭遇資金瓶頸,向“農管家”求助。經溝通后,向杰很快與本地一家進駐“農管家”的銀行對接。銀行了解評估了農場情況后,授信200萬元,用以支付土地的租金,使農場實現順利運營。

“據不完全統計,淮南市水稻、小麥的種類一度達到600多種。品種多、品質不一,也給病蟲害防治帶來了挑戰。”淮南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吳震宇說。如今,“農管家”對種子進行集中采購,全市的糧食品種逐漸統一,品質不斷提高。

目前,“農管家”已對接了10萬畝土地的糧食銷售任務,每斤收購價格為1.5元,比市場價高出0.2元左右。在“農管家”的運作下,以“淮畔良品”為注冊商標的特色農產品已推向市場。最近,在公司的幾個直播間內,直播帶貨主播正忙得不亦樂乎。

保險托底,為農業降風險增動力

去年水稻季,是李方迅回老家后種植的第一季。當時,因為遭遇水災,他在壽縣租種的水稻里,有180多畝被淹,損失不小。保險公司在核定損失后,給他理賠了12.8萬元,讓他收回了受災地塊的種地成本。

以往,小農戶直接對接大戶,一旦大戶遭遇自然災害、資金鏈斷裂,就容易發生跑路現象,導致土地撂荒。對此,安豐鎮谷貝村黨支部書記王教宇深有感觸,2014年,村里流轉了8000多畝土地,但因為農業靠天吃飯,抗災能力弱,4個種植大戶中跑了3個,最后只能由村集體為農戶墊付了租金。

大戶跑路及由此帶來的土地撂荒,根本原因還是在于農業生產的風險高。為此,淮南市推動多家保險公司量身定制農業保險新產品,綜合保底收益和生產成本,以一畝地2000元(全年一畝小麥700元、一畝水稻1300元)的保額,為種植大戶“托底”。“結合農業生產托管‘保底收益+分紅’的特點,在國家政策性保險的基礎上提供商業補充保險。”國元農業保險淮南中心支公司負責人沈耀華介紹,去年公司為農業生產托管改革試點提供了4000萬元的風險保障。

“如今有了托底收益,既降低了農民種地的風險,還能夠作為他們獲取信貸的基礎,為融資增信。”淮南市委書記任澤鋒說,當地不斷推進的金融服務,有力支撐了農業生產托管改革。

看到老徐父子的辛勞,一旁的吳震宇趁機做工作。“明年爭取把你們這片的地也托管了,你看怎么樣?”“那就太好了,地不撂荒了,還能有一份收入,我支持!”老徐忙著接話,臉上笑容滿溢。(人民日報記者 吳焰 韓俊杰)(《人民日報》6月9日11版頭條報道)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巴楚县| 平原县| 白城市| 辽宁省| 西贡区| 阜南县| 壤塘县| 南涧| 荥经县| 五台县| 安乡县| 灵丘县| 景洪市| 昭苏县| 灵山县| 陕西省| 大足县| 秀山| 巴中市| 兴山县| 简阳市| 平果县| 博罗县| 望奎县| 永新县| 沙田区| 景东| 邓州市| 大方县| 张家港市| 淳化县| 竹溪县| 凭祥市| 上杭县| 大宁县| 五台县| 资源县| 庄河市| 确山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