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區“多通道、多線程”優化營商環境促發展
“我們正在組織員工加班加點,趕制訂單。”“您的訂單已發貨,會按時送達。”近日,記者前往淮南市步瑞吉制衣有限公司采訪時,負責人夏鳳茹的電話一個接著一個。電話鈴聲里,跳動著企業加快發展的節拍。
步瑞吉制衣是我市一家外貿出口型企業。受疫情影響,淮南交通不暢,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大通區洛河鎮黨委、政府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幫助企業辦理了運輸車輛通行證,并想方設法暢通物流通道,讓原料進得來、產品出得去。
一張運輸車輛通行證,送到企業最需處,見證大通區良好的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發展的金字招牌。2022年以來,大通區牢固樹立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的理念,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推行優化行政審批制度、落實惠企獎補政策等惠企措施,“多通道、多線程”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干部入企服務,心貼心、實打實為企紓困解難
連日來,淮南市樂森黑馬樂器有限公司工人格外忙碌,生產車間呈現火熱的生產景象。“前不久,一批3600個電吉他套裝順利出口美國。”企業負責人李勇告訴記者,針對新春企業“招工難”問題,包保聯系企業的區領導安排相關部門,將企業招聘宣傳單頁張貼到各村社區公開欄,對有意向留在家鄉就業的群眾,第一時間搭建企業與求職者的互通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人力支撐。
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今年2月起,大通區幾大班子負責同志帶頭,采取現場辦公、調研走訪等方式,至少開展2次現場辦公,走訪1次聯系包保企業,面對面幫助企業解難題。“我們堅持清單化、閉環式管理,對各類問題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當場難以解決的,交由‘四送一服’綜合服務平臺及時交辦、限時研究、按時反饋;對超期未辦理的,定期通報、督辦;對確因客觀原因無法解決的問題,耐心細致做好說明解釋。”大通區相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區級領導在走訪企業時,堅持輕車簡從,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截至目前,共收集大小企業反饋的問題47條,已全部解決,促進市場主體提質擴量增效。
持續深化改革,擦亮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今年疫情期間,安慶市潛山市3家企業急需登記遷移至大通區經營,因疫情交通管制,申請人不能到達現場辦理遷入登記手續。大通區市場監管局登記窗口工作人員張愛華得知消息后,及時給3家企業發送電子表格,以郵寄方式為3家企業辦理了遷入手續,良好的營商環境受到3家企業好評。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大通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持續推動行政審批制度和“證照分離”改革,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持續打造“皖事通辦”,推進“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高頻事項“跨省通辦”,企業開辦一日辦結零成本,開展簡易注銷登記改革試點。“全區所有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區數據資源管理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區以“優化程序、加快審批、縮短時間、優質服務”為目標,打通業務辦理中的堵塞環節,最大限度方便企業。
增加辦證設備,提升便利化水平。大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投入近20萬元采購商事登記自助終端服務設備,提高企業開辦服務質效。截至目前,新辦私營企業170戶,個體工商戶353戶,預包裝食品(含冷藏冷凍)、保健食品經營者備案27戶;發明專利授權6件,有效發明29件。
統一經辦服務標準,推行同城通辦。大通區人社局針對量大面廣的事項,借助銀行、郵政、基層平臺等力量實現服務下沉,方便群眾就近辦事。深化“人社服務電子地圖”應用,實現辦事地點和業務范圍精準查詢、一鍵導航。針對交通不便、留守老人多等地區實際情況,開展幫辦代辦等便民服務。構建“互聯網+人社”公共服務平臺,開通“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網上服務,社保登記、繳費等多數業務實現“一次不用跑”。引導企業注冊安徽政務網和安徽陽光就業網上服務大廳法人賬號,指導企業網上辦理企業用工登記、企業員工備案、就業補貼申報等企業端業務。2022年以來,共受理審批197件,好評(滿意)件197件,按時辦結率100%。
主動靠前服務,加快項目建設。大通區園區服務中心推行“一站式”政務辦理、“一條龍”保姆式服務模式,保障項目落地見效。最近,園區服務中心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主動靠前服務,強化要素保障,助力在建項目搶工期、趕速度、保質量,爭取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
落實獎補政策,“真金白銀”激勵企業發展
獎補政策足,“真金”惠企業。
大通區經信局落實區級獎補政策和專精特新“小巨人”區級獎補資金156萬余元,減免企業房租3個月共計3780元。“我區依托支持制造強省、制造強市、制造強區建設等涉企項目申報獎勵補助政策,積極組織符合條件的區屬工業企業進行項目申報,用好、用足、用活現有政策,助推民營企業上規模、上臺階、上能級。”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區現有民營規上企業34家,產值過億企業7家;獲得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各4家,省級工業精品企業3家、市級工業精品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8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家,省級智能工廠企業1家;獲得省級數字化車間企業1家,省級工業互聯網企業平臺企業2家,市級綠色工廠企業2家,市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1家,成為大通區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大通區人社局落實各項創業扶持政策,依托微信公眾號、QQ群等開展創業政策線上推送、創業政策線上咨詢等“送培訓”“送政策”就業創業服務活動,鼓勵返鄉人員就近就業創業,促進農民工就業有崗、興業有助、創業有路。2022年以來推薦個人創業擔保貸款655萬元,進一步激發了創新創業活力。(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