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務局高標推進跨境貿易對標提升行動
當下的區域競爭就是營商環境的競爭,是制度環境和制度供給的競爭。市商務局積極對標長三角地區、長江經濟帶等省外發達城市及省內合肥等地創優營商環境的好經驗好做法,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力求做到工作到位、政策到位、服務到位、關愛到位,全面展示新時代淮南發展新機遇,全景展現淮南環境、招商優勢,讓廣大境內外客商投資放心、創業安心、發展順心。
今年年初,我市出臺了創優營商環境跨境貿易對標提升舉措方案,市商務局牽頭聚焦跨境貿易業務改革與創新,從壓縮通關時間、降低進出口合規成本、簡化監管證件等方面積極落實對標提升行動,提高便利化水平,提升市場開放度,千方百計穩外貿、優服務、促增長。今年1至3月份,我市進出口完成2.7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3.16%,高于全省24.87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一。
政務服務再優化,跨境貿易加速快跑
市商務局作為全市開放型經濟領導小組牽頭單位,建立促進外貿發展協調協作機制,建立涉外部門之間信息溝通聯動機制,協調財政、海關、稅務、外管局等涉外部門,為我市涉外企業提供更加便捷、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激發外貿企業活力,推動跨境貿易加速快跑。
市商務局、外管局開展業務宣傳推廣,引導進出口企業外匯收支名錄登記“非接觸式”線上辦理,用“數字化”擁抱跨境貿易。4月25日,安徽斯派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數字外管平臺”提交加入貨物貿易外匯收支名錄線上申請。國家外匯管理局淮南市中心支局安排專人為企業全程提供“一對一”的電話指導,貼心、細致地為企業解疑釋惑。工作人員按照相關規定對材料進行審核,最大程度壓縮審批時限,僅用時20分鐘,就為企業完成了名錄登記。“外匯服務質量效率明顯提升,跨境貿易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暖心的服務受到企業經辦人由衷地稱贊。
今年以來,淮南海關(籌)推出系列通關便利化創新舉措,成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的“利器”。積極指導轄區企業用足、用好“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等惠企政策,實現“隨報、隨檢、隨放”;開辟綠色通道,提供24小時通關服務,助力企業在疫情期間順利出口;推行“單一窗口”,實現業務全流程足不出戶、一鍵辦理。2021年我市進出口平均整體通關時效位于全省中游,較2020年有所提升。
真心實意解難題,市場主體提質增效
“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活動新風撲面。市商務局牽頭涉外單位開展外貿企業包保服務工作,踐行“一線工作法”,深入外貿企業面對面、點對點,“一企一策”精準制訂幫扶方案,協調解決企業跨境貿易環節中出現的報關、檢驗檢疫、出口退稅、結售匯等問題,切實解決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
5家涉外單位負責人包保服務全市28家重點外貿企業,每月深入聯系點幫扶企業進行現場調研辦公一次,并覆蓋全市102家進出口實績企業,收集整理企業提出的問題和建議29條,涉及原材料、集裝箱運輸、企業融資、用工、結匯、訂單減少、開拓國際市場等問題。涉外部門主動靠前服務,采取現場辦公、調研走訪等方式用心用情用力辦理企業訴求,積極紓困解難,促進市場主體提質擴量增效。
真正把企業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實心實意為企業解難題優環境。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RCEP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已核準成員之間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市商務局牽頭淮南海關超前服務,助企搭上RCEP“快車道”。選派專人指導,主動上門,到淮南市富登服飾有限公司宣傳政策,積極開展RCEP原產地規則和關稅減讓政策研究,為企業制定幫扶措施,助力企業價值1022萬元人民幣的產品順利出海,為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56萬元。一季度,我市共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135份,簽證金額999萬美元,為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約350萬元。
搭建開放大平臺,外貿產業拉升走強
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市商務局引導外貿企業創新市場開拓方式,組織企業參加各種形式的線上線下展會,大力搶灘國際市場。
4月15日至19日,第131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線上舉行,我市共組織12家企業參展,參展商品涉及電視、建材、化工產品、餐廚用具、玻璃制品、體育用品及旅游休閑等。
淮南高新區招商引資重點企業安徽灰熊視創科技有限公司首次獲得廣交會展位,第一次接觸網上辦展,企業對“云上廣交會”布展感到生疏和棘手。市商務局全力以赴加強服務,委派工作人員上門手把手指導企業搭建展臺和直播間,上傳特色圖片、視頻,引導企業高質量完成了企業參展工作。不少外貿企業在這場“云上廣交會”上嘗到了網上展示的甜頭,紛紛表示要“乘”著廣交會的東風,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強網絡營銷,實現網上展示銷售常態化。通過“云上廣交會”的歷練,增強了我市企業線上直播營銷的能力,增添了外貿企業積極發展跨境電商業務的信心。
借展會加速出海。我市踴躍組團參加廣交會、華交會、東盟博覽會、中歐博覽會、消博會等重點外貿展會,幫助企業加強與客戶聯系溝通,重點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及自貿協定伙伴國家和地區市場,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穩定并增加國際市場份額。
平臺越大,舞臺越廣闊。4月6日,中國(安徽)自貿試驗區淮南聯動創新區正式獲批。市商務局牽頭淮南聯動創新區建設,將著力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持續推進區域通關便利化改革,依據合肥都市圈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戰略布局,推動物流及現代服務業在園區集聚,發展口岸經濟。(記者 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