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項目得到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區相關部門及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從項目落地到投產僅用了3個月時間。目前,公司每天可供營養配餐20000份。”日前,記者走進位于潘集區的安徽禾品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一條條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轉。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計劃投入二期工程,擴大生產規模和經營范圍,增加企業用工人數,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今年以來,潘集區積極轉變作風,優化發展環境,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各項工作積極穩妥有序開展,一季度16項考核指標中有6項指標位居全市前三位。其中,地區生產總值71.5億元,同比增長9.7%,居全市縣區第1;累計實現工業增加值51.1億元,同比增長15.2%,居全市縣區第1。
積極轉變作風,凝聚發展合力
在不久前召開的潘集區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一股轉作風、提效率的清流洋溢在會場。大家在認清形勢中堅定了信心,也在對標找差中進一步認清了差距、明確了目標、找準了路徑,激發起比學趕超、爭先進位創一流的干勁。
在潘集區轉作風、優環境、促發展動員大會上,大家普遍認識到:營商環境的好壞,取決于干部作風,必須要把轉變作風,當成一件大事、要事、長久事來抓,進行一場徹底的“自我革命”,讓全區干部的優良作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心劑”,真正凝聚起強大的發展合力。
為此,潘集區要求廣大干部群眾要有規矩意識,樹立榮譽觀念,提升專業能力,實行閉環管理, 對標先發地區,提高政務服務能力,減少企業和個人辦事環節、簡化辦事流程,讓效率高起來,讓速度提起來。
日前,潘集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稅大廳接到某公司會計的電話,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急需辦理法人變更,涉及到個人股權轉讓問題。辦稅廳工作人員主動提供涉及資料,幫助填寫相關內容,告知稅收管理員聯系方式,成功幫助該企業完成業務辦理,實現涉稅服務“足不出戶事能辦、急事要事馬上辦、咨詢解答幫助辦”的特色辦稅方式,為納稅人提供了貼心便捷的服務。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政務服務,潘集區以群眾需求為己任,在政務服務線下實體大廳暫停服務的情況下,積極推行“網上辦、掌上辦”等服務方式,引導群眾通過安徽政務服務網、“皖事通”APP等渠道辦理業務,確保疫情期間政務服務渠道暢通。本輪疫情以來,潘集區政務服務中心共提供咨詢1000余人次,受理網上辦件1100余件,較好滿足了疫情期間企業和群眾的辦事需求,為助力疫情防控發揮了積極作用。
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效招商
農本集團潘集區涉農產業項目、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項目、淮南市潘集區共享電動單車組裝生產投放運營項目、年產40萬立方米加氣混土板材生產線等8個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40%;安徽豆牛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淮南市中小學生營養餐(中央廚房)集中配送等5個招商引資項目開工,總投資規模3.6億元,均為工業項目,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個。
今年一季度,潘集區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經濟的“牛鼻子”,積極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高效推動招商引資,全區克服疫情影響,引進億元以上省外項目資金11.5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25.67%,高于序時進度0.67個百分點。
但潘集區委、區政府也清醒地認識到:干部作風不實,重部署輕落實現象依然存在;營商環境硬件不足、軟件跟不上、服務不細致,依然是努力方向;為民辦實事敢啃硬骨頭的韌勁不足,群眾滿意度有待提升。
為此,潘集區各級黨委政府采取務實的措施,強長板優勢、補短板差距,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創新服務模式抓推進,對新簽約的重點項目,創新行政審批新舉措,大幅度縮短項目開工準備時間。在抓好疫情防控基礎上,采取“線上線下”,利用“熱線”、微信、視頻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推介潘集,形成“引進一個項目、帶來一批”的聯動效應。同時,對產業項目建設全部落實區級領導、部門領導和具體責任人的“三級包保制”,確保項目引得進、落得實、建得快、見效早。
傾情為企服務,牢記群眾期盼
疫情防控期間,潘集區高度重視服務“煤電化氣”企業生產,特別是針對招商引資企業給予了重點關注,在了解到中安聯合、潘一實業、田集電廠、新鴻藥業等企業因實施封閉管控導致民生物資運輸補給不便等實際情況后,第一時間成立了由多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建立了“服務招商引資企業保供群”,及時發布農副產品種類、價格及企業需求。
針對不同企業產品需求,該區制定“服務招商引資企業保供產品一覽表”,確定22家超市以及北城菜市場作為保供單位,并由專人每日統計超市和菜市場糧油、蔬菜、肉類等儲備情況,制定無接觸配送流程,為保供物資運輸車輛辦理通行證43張次,有力保障了企業的日常生活物資。
4月22日,在田集電廠門前,蘆集鎮戴樓村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景山看著一車3000多斤酥瓜,被工人打包裝成一袋袋,一會兒就銷售一空,他拉著一道來的蘆集鎮工作人員的雙手,由衷地感謝蘆集鎮在疫情期間為種植戶尋市場找銷路,解燃眉之急。
潘集區作為蔬菜輸出基地,卻因疫情導致群眾賣菜成了最急迫的問題。該區統籌安排商促局、農村局主動聯系當地群眾的蔬菜統一配送給保供單位,通過搭建疫情期間農產品保暢通道,鏈接農戶與企業、聯通保供助農供應鏈,共同助力疫情防控期間的農產品的銷售與供給,實現群眾收益增加和企業生活保障“雙贏”,全力守好群眾的“菜籃子”。(特約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