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再出發。
社會面動態清零目標實現,我市旋即吹響重點項目開復工“集結號”,確保打贏項目建設“主動仗”,跑出經濟復蘇“加速度”。
重點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硬抓手”。當前,我市疫情防控總體形勢穩定向好,重點項目快速啟動發展引擎,搶時間、趕進度,盡全力把疫情耽誤的工期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
防疫不松勁,建設不停步。4月,總投資10億元的睿欣創新科技產業園、總投資10億元的新橋國際智能環保石材示范產業園、總投資16.66億元的西部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一期)等55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達236.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3.6億元。
在建骨干項目潘集電廠一期2×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淮河干流正陽關至峽山口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安徽藍界智能家電有限公司年產150萬臺商用家用智能產品項目、新橋汽車零配件產業園一期、新橋科創產業園、淮南高新區科技信息產業園等紛紛按下復工“快進鍵”,為我市擴投資穩增長注入強勁動能。
為推進重點項目科學、規范、有序開復工,我市組建市重點項目開復工工作專項組,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統籌協調、推進全市重點項目開復工工作。4月25日,市推進重大項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安全有序推進重點項目開復工工作的通知》,全方位為項目建設護航,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項目建設和投資運行的影響,推動重點項目開復工全面提速。
據悉,截至4月25日,全市264個在建重點項目已有97個項目人員逐漸返崗復工,到崗人員5713人。我市力爭到5月中旬所有項目全部復工,早日把延誤工程進度“追回來”,形成更多有效投資,夯實經濟發展“壓艙石”。
“搶工期”拉動項目復工“進度條”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人員穿梭……行走淮南,眾多項目工地都“動”了起來。
走進安徽藍界智能家電有限公司年產150萬臺商用家用智能產品項目施工現場,一輛輛運輸材料的大貨車來來往往,挖掘機、吊車、裝載機傳出陣陣轟響,一堆堆的鋼材、砂石、紅磚隨處可見,戴著口罩的建筑工人們緊張地施工作業。
“新橋管委會全力配合企業,對于生產原材料運輸車輛開具通行證,全力保障項目工地正常施工。”施工方安徽富煌鋼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藍界公司方負責人雖不在新橋,但每天都會以視頻會議的形式督促協調項目建設,記錄問題上報政府共同尋求解決方案。眼下項目進展順利,正集中力量準備大型材料,計劃6月底開始吊裝鋼結構,至9月底主體工程完工。
“潘集電廠一期2×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項目,動態總投資約59.5億元,于2020年12月26日主體工程正式開工,現已相繼完成鍋爐基礎交安、鍋爐鋼結構吊裝、主廠房基礎出零米、鍋爐大板梁吊裝、煙囪結構到頂、1號冷卻塔到頂、1號汽機房止水等重要里程碑節點。”
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從嚴從緊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基礎上,企業將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穩定施工隊伍,科學優化工序,計劃2022年底實現雙投。潘集電廠建成后每年可供電約66億kWh,有效填補安徽省“十四五”電力缺口,實現工業產值30億元以上,上交稅費約2億元,將有力地拉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項目建設事關發展大計,等不得、慢不得、誤不得。為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市組建市重點項目開復工工作專項組,各縣區、園區同步成立相應工作專班,主要領導親自統籌、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有序做好轄區重點項目開復工各項工作。上下聯動、多方協調,齊抓項目風氣日盛,力爭到5月中上旬全市在建項目復工率達到100%,新開工項目開工率達到50%。
“嚴防控”筑牢項目復工“安全網”
“解封”不等于“解防”,疫情防控容不得絲毫懈怠。
“所有人員必須測量體溫、查看‘兩碼’、做好登記后才能進入。”作為在建項目,新橋科創產業園項目建設施工現場、生活區、辦公區嚴格實行封閉管理制度,實行一門進出管理,所有進場人員簽訂兩點一線承諾書。項目部還專門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編制疫情應急預案,每天上報核對施工人員組成,定期對辦公及生活區進行消殺,確保人員穩定、防疫有效。
織密織牢疫情防控安全網,項目方能大干快上、鉚勁沖刺。新橋科創產業園項目復工后發力提速,預計6月1日至8日廠房外架拆除,7月1日至9日具備單體竣工驗收條件,8月孵化中心具備單體竣工驗收條件、室外景觀道排綠化工程完成,9月電梯、自來水、強電、燃氣、智能化施工驗收完成,同步組織消防、規劃、竣工驗收,2022年10月交付使用,清晰的施工圖譜彰顯了項目建設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激情與活力。
“鳳臺縣人民醫院新院區項目工程體量大、工藝復雜、施工難度大、工程程序多,我們在確保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強化管理、優化流程,抓緊施工,目前項目正在進行基礎施工階段,預計于5月底6月初地下室全部封頂。”4月23日,記者在鳳臺縣人民醫院新院區項目建設工地采訪時,中建七局鳳臺人民醫院新院區項目負責人邢亞子向記者介紹項目進展情況。記者在工地現場看到,項目全程全封閉管理,工人進場后全部在工地住宿,只進不出。邢亞子說:“我們按照主管部門要求,每位進場工人每周還要進行至少三次核酸檢測。”
防疫松不得,發展等不起。我市制定了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重點項目開復工操作指南,凡在建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部分政府性投資及億元以上省重點項目、計劃開工的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均按照準備工作“六嚴格”、防控措施“六常態”的要求筑牢安全防線,確保開復工后萬無一失。
“優服務”按下項目復工“快進鍵”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疫情未能阻擋發展的步伐。
關鍵時刻,政府和企業共克時艱。一攬子及時、精準的開復工政策措施出臺,一股子“甩開膀子加油干,千方百計抓發展”的合力正在形成。
“今天上班工人有多少?廠區消殺做了沒?目前企業生產有沒有困難?”這是在中鐵四局集團承建的重點保障房項目香樟苑六期一標段,淮南高新區南山城鎮建設公司負責人詢問企業負責人的幾個問題。
“我們這個項目是重點民生工程,在淮南高新區有關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成為第一批復工項目,目前已有一線工人200多人返崗復工,已經基本恢復正常生產。”中鐵四局集團香樟苑六期一標項目負責人說:“不只為我們提供防疫物資、指導精準科學防控,在物料運輸方面,黨委政府也給予貼心幫助,及時幫我們打通物料運輸通道,讓我們的干勁更足了。”
抓指導優服務,讓項目順利復工。淮南高新區各單位負責人既是“監督員”又是“服務員”。
淮河干流正陽關至峽山口段行洪區調整和建設工程,系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進一步治理淮河38項工程之一,建設正酣。疫情期間,市水利局創新方式,采取視頻形式召開專題協調會6次,針對施工單位提出的物資運輸、人員進場等緊急問題進行了協調調度。使用新開發的“淮南市治淮局OA辦公系統”,線上辦理工程聯合測量申請、進度款支付等業務,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在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1至4月份,工程累計完成投資2.5億元,占2022年省水利廳下達淮干正峽段工程目標任務13.78億元的18.1%。
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圍著項目干。市發改委通過統籌相關部門加快手續辦理等各項前期準備工作,開展并聯審批形式,縮短前期手續辦結時間;及時調度、儲備重點開復工項目所需防疫物資;加緊加快解決疫情造成的施工力量不足、物料短缺以及運輸不暢等問題,推動企業在最短時間內有序復工。
邁入復工快車道!從4月26日起,我市啟動實施派駐重點項目聯絡員制度,從市直部門、單位和縣區、園區選派,每個重點項目指定一名聯絡員開展派駐聯絡幫扶工作,千方百計為項目建設紓困解難。
越來越多的項目克服疫情影響,在項目總體目標不變的情況下,優化流程、搶趕工期。因“一域一策”“一企一策”“一項目一方案”的精準指導,給項目復工吃下“定心丸”,我市分區分批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復工步伐明顯加快。
春意盎然催人進。一個個項目開工復工,猶如一顆顆種子,激活一池春水,帶來新的希望。(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