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階段,市交通運輸部門分類有序助力轄區水運企業平穩復工、安全生產。我市15家港口企業、59家航運企業鉚足干勁、全力奮戰。
3月27日以來,淮南港進港船舶459艘次,累計完成吞吐量近80萬噸,內河貨運量近600萬噸,周轉量近30億噸公里。今年一季度完成港口吞吐量270.8273萬噸,同比增長11.91%;一季度內河水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分別完成2184萬噸、121.75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加6.28%、7.60%,主要以煤炭及制品、水泥為主。一季度水運建設完成投資4300萬元,完成年度建設投資目標的22.6%,全省排名第三。
4月24日,在中安聯合碼頭作業現場,大型吊機正在裝運貨物,準備發往外地,碼頭上一片忙碌景象。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市各港口企業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要求,對進入港區人員實行“二碼”聯查、核酸檢測、實名登記并測溫,要求靠港船員非必要不上岸。實行封閉作業復工復產,有序組織生產,著力保障糧食、化肥和煤炭等重要物資的港口吞吐作業。加強港口作業全過程疫情防控管理,合理調度進港船舶,科學組織裝卸運輸,力爭邊裝邊卸,避免“壓船壓港”現象。
“謝謝你們,辛苦了。”4月24日上午,領到工作人員送來的生活物資后,在中安聯合碼頭停泊靠港的船員們心里暖意洋洋。“我們會根據船員的申請提前備好物資,等貨船靠岸時,通知船員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依次到船邊進行申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我市海事部門和綜合交通執法機構積極宣傳水路疫情防控政策,采取“掐兩頭、斷中間、清周邊”的防控方案,落實“船員非必要不上岸”防控要求,組織港口企業及時為靠港船舶船員提供生活用水,提供生活物資代購服務,讓不上岸的船員免除生活的后顧之憂。
“目前,大通洛河作業區港口物流園項目已完成碼頭基礎部分工程,大通珍珠碼頭工程正實施陸域堆場填筑。”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在服務水運工程方面,我們幫助企業與地方政府、防疫部門做好協調溝通,指導企業做好工地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復工復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現在部分在建水運工程施工人員正陸續返崗,將有序恢復施工作業,加快推進施工進度。”
“企業的經營狀況怎樣?在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方面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4月24日上午,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深入水運企業進行現場調研,了解企業實際狀況,指導企業按有關規定盡快做好復工復產的各項準備工作,主動為企業在復工復產申請材料申報、普及防疫知識、場地消毒和員工防疫等方面給予現場指導,為企業排憂解難。同時,安排工作人員每天深入復工碼頭現場,幫助轄區港口企業加強碼頭錨地內靠港船舶的疏導和管理,督導做好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記者 張昌濤 通訊員 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