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恢復常態化疫情防控 ●繼續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管控 ●市民要切實加強個人防護
4月23日上午,記者從淮南市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舉行的第九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市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于4月22日發布《關于淮南市逐步恢復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通告》,從4月23日開始,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除田家庵區劃定的重點管理區域外,全市有序恢復到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同時,市區臨時交通管制已經解除,市域內有關交通運輸環節的管控也將有序解除。這標志著我市自3月26日以來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是全市人民全力支持配合、社會各界共同攻堅克難的結果。
《通告》的發布,也標志著我市自3月27日開始實行的疫情防控措施有了重大調整,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將會逐步恢復。但這并不意味著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結束,常態化疫情防控還將繼續。提醒廣大市民:第一,市域內仍然存在疫情傳播的風險。雖然我市從4月19日基本實現了社會面清零,但在隔離點、封控區、管控區內,還有陽性感染者出現。這些感染者在被隔離前,在社會面有一定的活動軌跡,會有一定數量的密接者和次密接者,也可能會新增封控區和管控區。目前,我市仍有5438人集中隔離;封控區、管控區涉及79391人。因此市域內疫情傳播風險仍然存在。第二,外防輸入的壓力持續加大。雖然全國范圍的疫情總體企穩,但省內外周邊地區還有疫情散發,地區間交叉傳播的風險依然較大。近期,從外地特別是疫情敏感地區返回淮南的人數將會有較大幅度增加,這給我們的外防輸入帶來了巨大壓力。第三,要全面了解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并嚴格遵守。鑒于上述兩個方面的原因,我市還將繼續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管控,嚴格按照“封控區”“管控區”和“防范區”采取管控措施。近期出現密接、次密接者比較多的區域,也會劃定重點管理區域進行從嚴管控。社區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來(返)淮人員管理以及重點場所的管理仍然十分嚴格。請大家認真閱讀通告的內容,自覺遵守規定,自覺服從管理,共同構建起“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銅墻鐵壁。第四,要切實加強個人防護。自我防護是預防病毒感染、保證身體健康的最有效手段。我們一定要養成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的良好習慣;主動配合公共場所測溫、驗碼;非必要不舉辦聚餐、聚會和集體活動;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到發熱門診診療、排查;出現紅黃碼,及時報備,主動進行核酸檢測;盡量減少流動,非必要不外出,尤其是不去疫情發生地和中高風險地區。確需出市,務必全程準確記錄活動軌跡,返淮后第一時間主動報備,主動配合落實管控措施。同時希望隔離點、封控區、管控區以及重點管理區域的人員在最后階段繼續堅持,保持耐心,遵守規定。
記者在發布會上還了解到田家庵區社區管控及社會解封有關情況。自4月7日田家庵區發現本土無癥狀感染者以來,先后劃定了7個封控區、8個管控區和龍湖菜場、東苑片區約7平方公里、朝陽醫院周邊約3平方公里等17處重點管理區域。截至目前,已解除封控區5個、管控區6個、重點管理區域5處,剩余封控區2個、管控區2個、重點管理區域12處。解封不等于解防,動態調整并非完全開放。勞動巷、三座窯等已經解除封控、管控措施的區域,仍要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實行出入登記、二碼聯查、測體溫等制度。未達到解除條件的區域,田家庵區將繼續嚴格落實相關管控措施,全力服務居家隔離群眾日常生活,加強心理疏導關愛,直到解除封控、管控措施。對于重點管理區域,將實行“從嚴管理、嚴禁聚集”、非必要“人不出區”管理措施,科學精準、規范有序開展區域核酸篩查,盡早排除疫情隱患風險,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當前,田家庵區社會面已基本實現清零,個別零星新增感染者均在隔離管控區發現,防控形勢總體可控、持續向好。該區將依據疫情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相應防控策略,逐步解除封控管控措施,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學。(記者 何婷婷 付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