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午,大通區上窯鎮方樓村第四輪核酸檢測全面展開,F場有位身穿藍馬甲、胳膊上戴著“疫情防控志愿者”紅袖章的中年男子,在忙著引導村民規范佩戴口罩、保持合理距離、安全有序接受核酸采樣;現場還有一位全副武裝的“大白”,在規范地給村民進行核酸采樣。村民們都知道,他們是父女,更是共同戰疫的戰友。
方昌龍是一名退伍軍人,從1999年開始在方樓村任職,2021年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他堅持退伍不褪色,一心為村謀發展,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先后當選安徽省、淮南市勞動模范,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黨代表等。本輪疫情發生后,方昌龍深知責任重大,第一時間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和志愿者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精細部署村里疫情防控工作,定方案、分時段、做預案。
3月27日晚,村里首輪核酸采樣開始,他一直奮戰到第二天凌晨。第二天上午,該村531戶、2713人圓滿完成了核酸采樣,結果全部陰性,方昌龍心里落下了一塊石頭。隨后幾天,他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核酸采樣檢測方案,為行動不便的居民上門采樣,提高核酸采樣效率,如今已進行了四輪核酸檢測。同時,他帶領村干部、黨員和志愿者,認真做好村里環境消殺,為上海、鳳臺返鄉居家隔離村民送去生活必需品,做好溫情關懷。
為防止疫情輸入,他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監測點和村主要路口卡點,勸返外來車輛和人員;為解決村廣播覆蓋不到位的情況,他拿著小喇叭,挨家挨戶宣傳疫情防控;為確保在家自我隔離人員生活有保障,他自己花錢買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給他們送去。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方越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正在開展就業見習。疫情發生后,她聽父親說村里缺個信息錄入員,于是響應市委組織部開展的“社區吹哨、黨員報到”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號召,回到方樓村。她不僅精通電腦,而且年輕有朝氣,平時負責信息錄入、卡口執勤、核酸采樣等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展現青春風采。“2020年疫情期間,當時我在讀大四,寒假期間,與父親并肩戰疫情。此次,我又與父親并肩作戰,共同守護村民健康,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幸運。”方越說。
父女同心,共戰疫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既是父女,也是戰友。在方越心中,父親是自己的榜樣;在方昌龍看來,女兒是自己的驕傲。(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