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新淮化工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員工、高級技師陸勝祥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是在喜迎黨的二十大,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節點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期間,全體代表肩負著人民的信任和囑托,心懷‘國之大者’,認真履職盡責,議國計民生大事,謀改革發展良策,圓滿完成了大會各項任務,展現了良好的履職風采。”3月16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新淮化工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首席員工、高級技師陸勝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這次大會開得非常成功,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將以大會精神為指引,立足崗位、勇毅前行、埋頭苦干,努力創造新業績,緊跟總書記、奮進新征程,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陸勝祥是一名來自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1979年,陸勝祥從原淮化集團氧化車間一名電焊工干起,勤奮練就過硬本領。他每天跟在師傅后面學習,反復揣摩,勤學苦練。“多一門技術,有用,藝多不壓身。”陸勝祥憑著勤學好問實干,做到電氣焊、氬弧焊、等離子切割、管、鉚、鉗等操作技能樣樣精通,成為名副其實的多面手。他勇于改革創新、善于攻堅克難,先后完成了40多項工藝革新,設計了10多種專用設備,每年為公司節約維修費用高達100多萬元。
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陸勝祥逐步成長為企業的首席員工、高級技師,榮獲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淮南市勞動模范等殊榮。他先后當選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工友們習慣稱呼他“陸代表”。面對榮譽,陸勝祥對自己有更清醒的定位,“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企業員工,榮譽就是激勵我干好工作,盡自己所能帶領大家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弘揚工匠精神,助力制造業強國建設,是陸勝祥的人生追求。“工匠精神的培育、示范和傳承,對于提升我國產品質量、建設質量強國,實現經濟轉型,具有重要的意義。”陸勝祥告訴記者,當前,社會上還存在著重管理輕技術、重學歷輕技能的錯誤認識,一些年輕人想當“白領”不愿當“藍領”,需要營造勞動光榮、創新偉大的社會氛圍。
“弘揚工匠精神,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陸勝祥認為,培養萬千工匠,首先要弘揚工匠精神。要重新審視工匠精神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提升工匠的社會地位,增強各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鼓勵各行各業從業人員努力鉆研科學技能。要在全社會倡導“崇實尚業”之風,不斷完善產業工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薪酬體系和創新激勵機制,不斷激發人才隊伍活力。要加強學校教育,從小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精神,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勞動觀。要大力宣傳有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良好氛圍。
安全生產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化、環境等安全事故具有突發性、易擴散、持續時間長、社會影響大等特點,危化應急救援要求的專業性、技術性、針對性很強。”陸勝祥告訴記者,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大多化工企業都已實現“退城入園”。這種集中產業鏈的模式在社會生產中無論是綜合模式、集群效益、資源整合優勢非常明顯,但是也伴隨著安全風險的增大,一家企業出現安全隱患,也會影響到園區周邊企業,必須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于是,他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出了《關于發揮并加強專業應急救援社會作用的若干建議》,建議化工園區根據自身的特殊性、專業性、突發性,配備危化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并加強隊伍建設,通過消防和專業應急救援的聯動處置,有效保障行業安全生產。
“專業應急救援隊員在火災撲救、事故救援及搶險任務時,面臨是高溫、高壓、有毒、有害等危害身體健康的工作,屬于高危行業。”陸勝祥建議,將專業應急救援隊員列入國家特殊工種目錄,享有特殊工種待遇,希望有關部門給予應急救援隊員相關政策、發放相關證件、購買意外保險、配置統一服裝、隊徽,享受與國家綜合應急救援隊員同等待遇,增強專職應急救援隊員的榮譽感和成就感。
作為在淮全國人大代表,陸勝祥始終心系淮南發展。陸勝祥告訴記者,2021年以來,我市聚焦轉型發展,部署開展了“產業轉型、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生態修復、社會治理”五大攻堅行動,成功召開了首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共商一體化發展大計,共謀高質量發展藍圖,淮南在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實現高質量發展上邁出了新步伐,淮南這座老工業城市在逐漸煥發新的生機活力。“要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必須注重科技創新和高端產業發展。”陸勝祥建議,要加大“雙招雙引”力度,著力引進一批高端產業、一批高精尖人才。要走好煤電化一體化、精細化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延伸烯烴、聚烯烴、特種塑料、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等產業鏈條,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要抓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升城市吸引力,更好吸引、留住人才,更好服務淮南高質量發展。
傳達大會精神,激發奮進力量。連日來,陸勝祥返回工作崗位后,主動走到企業員工中去,把大會精神帶到職工身邊,談學習認識、鼓奮進斗志。“陸勝祥同志結合實際,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參會感悟,交流學習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內容,讓我們很受鼓舞。”陸勝祥同事們說。
“隨著安徽新淮化工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企業從生產型轉向服務型,需要大力培養復合型人才。”陸勝祥告訴記者,自己將發揮人大代表的示范表率作用,既把大會的好聲音、好政策及時傳遞下去,也發揮好領頭雁作用,依托安徽省大師工作室、淮南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技術攻關和人才培養上下功夫,重點培養復合型人才,為企業技術輸出服務提供支撐,努力為國家培養大國工匠,推動“中國制造”走向“優質制造”“精品制造”。(記者 朱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