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部門積極應對低溫降雪天氣
從1月25日開始到春節期間,我市將迎來一次明顯雨雪過程,持續時間長、過程雪量大且后期氣溫偏低,積冰不易消融。據氣象部門預報:1月29日前我市持續雨雪天氣,其中1月27日至28日降雪量較大,最大積雪深度可達5至10厘米,部分地區10至20厘米。1月30日至31日早晨最低溫度降至零下8°C左右。為積極做好應對防范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惡劣天氣可能帶來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便利及生命財產安全,市政府連夜召開會議,部署抗擊雨雪天氣各項任務。
按照市政府安排,各相關部門聞風而動,立即做好迎擊低溫降雪天氣的準備。
市城鄉建設局:開展應急處置演練和推演
該局組建了160人的除雪防凍應急隊伍,安裝調試5臺融雪劑撒布機、4臺裝載機、3臺霧炮車,儲備了300噸環保型融雪劑,購置了鐵鍬、掃帚、防滑毯、編織袋等應急物資工具。制定應急預案,并開展應急處置演練和推演。明確了責任區域和工作分工,針對陳洞路立交、平圩淮河大橋、孔李淮河大橋以及城市主干道等重點部位,及時開展市政園林設施除雪防凍及應急處置工作;針對冰凍雨雪天氣可能帶來的風險隱患,加強水、氣、熱、污水處理相關管線巡查檢查,全力做好民生保供工作。供水方面,投入500萬元,實施外墻立管、水表池保溫工作,盡可能減少極端天氣對供水產生的影響。供熱方面,煤炭儲備2.5萬噸,積極協調應急煤,全力保障供熱。中燃公司也表示將保障供氣;為防止雨雪天氣帶來的次生災害,局班子成員分成5組,分赴各縣督促做好建筑工地、城市路燈、大型樹木、公園游園、城市排水等部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并落實好防控措施,避免因大風、暴雪等極端天氣引發安全事故。
市城管局:引導全社會力量加強應對防范
該局成立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對防范工作領導小組,調整完善《淮南市城管局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對防范工作應急預案》,組建黨員先鋒隊、城管突擊隊、搶險應急隊32支,全局系統3000余人24小時通訊暢通、隨時待命,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調得快、用得上。開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對防范宣傳指導和社會動員,引導全社會力量加強應對防范,參與清理積雪冰凍。
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夜間值班員密切關注氣象變化1次/2小時,發布預警信息,遇有下雪天氣觀察踏勘主次干道和人行道路面雪情1次/小時,依托智慧城管視頻監控,巡視主干道路面和園林綠化積雪情況,第一時間報告雪情凍情災情和突發事件信息,領導小組及時評估應對。
加強戶外廣告設施、環衛設施、市政設施園林苗木巡查維護監管,落實管護責任,檢修加固或拆除破損銹蝕戶外設施12處、清理枯死樹木5棵,消除安全隱患。儲備除(融)雪(冰)藥劑132噸,組織鏟車35臺、鏟雪車11臺、滾雪車3臺、裝載機2臺、撒布車1臺,增購鐵鍬1380把、大掃帚3158把、手套500副。協調動員社會力量機具10臺、人員50人參與,確保應對及時高效。
市交通運輸局:拉網式全面排查風險
市交通運輸局成立7個工作檢查小組,對全市主要道路路段、橋梁、車站、碼頭等交通運輸重點場所進行拉網式全面排查,預估風險程度,對206國道上窯段、九龍崗大橋段、合淮阜上跨大橋段、102省道新河橋及K18+900段、203省道東津渡大橋段、S102干線、壽鳳路劉老碑、新窯河橋、上窯閘橋、九龍崗鐵路高架特大橋、合淮阜高速上跨大橋,東津渡大橋、308省道李咀孜橋、鳳臺淮河大橋等16處陡坡和急轉彎險段,12處危險橋梁做好除雪、除冰拋灑融雪劑準備。對71道渡口碼頭渡船、96艘渡船、14家港口企業和1489座公交站臺安全性進行綜合評定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到位,水、陸交通運輸和施工工地都制定應對措施。
市運管、海事、公路、執法支隊及相關運輸企業成立12支由黨團員、專業人員組成的475人應急突擊隊,做好救援和保障交通暢通準備工作;在主要險區設置了80余塊提醒路牌和警示標識,公路和海事部門在主要橋梁和路段準備了1500余噸砂袋、石粉、融雪劑和30張防滑墊、200把雪鏟以及消防、救生等物資器材,同時準備了大型除雪機械60臺、22艘應急救援船艇和20輛指揮保障車等機械設備,確保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記者 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