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級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運行紀實
為實現冷鏈食品閉環管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高標準建設運行市級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共抽檢核酸檢測樣本57663個,開展外包裝六面體消毒入倉進口冷鏈食品277302件,4745.292噸,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體聯動統籌打造“防火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2021年7月13日上午,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專門聽取食品安全工作匯報,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守住安全底線。8月3日下午,市委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議,要求堅決抓好外防輸入,加大對進口物品特別是冷鏈食品排查檢測力度,做到閉環管理,確!胺赖脟馈。
市委書記任澤鋒督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壓實防控責任,嚴格閉環管理,筑牢疫情防控防線。為加快推進進口冷鏈食品市級監管倉建設運行,市長張孝成、市委副書記汪謙慎對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倉建設工作作出批示。副市長陸晞深入企業檢查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推進專倉建設。由市財政先行預撥經費100萬元,用于專倉建設場地租賃、專倉改造升級、設施設備采購、后勤保障及規范運行。
為落實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相關工作部署,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分別以《關于落實市委主要負責同志指示精神的工作提醒函》、市政府重要工作第17號、第19號督辦單跟蹤問效。
為掌握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實情,市委督查考核辦深入各縣區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組織開展了全市冷鏈食品督查。對發現的問題抓好跟蹤整改,并上報市委、市政府。市市場監管局實行監檢稽結合,把開展冷鏈食品專項稽查執法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督查結合起來,每周由一名局領導帶隊,對51家直接進口冷鏈食品批發企業進行全入戶督查,切實防控新冠病毒通過冷鏈食品輸入風險。
多措并舉確保精準“嚴管控”
我市通過“鍵對鍵”網上宣傳、“面對面”親自指導、“點對點”逐一核對等方式,指導相關生產經營單位全面運用“安徽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目前已注冊企業主體714戶,錄入產品2466批次,注冊商品數5369件,生成臺賬34289個,完成率100%。
從去年11月27日開始,我市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均通過報備系統自動、實時匯總顯示轄區內各企業的進口冷鏈食品報備信息,自動形成可導出的統計報表與報告,實現了報備信息的層級匯總、分級展示。
除了加強駐倉監管、核酸檢測、預防性全面消毒三支隊伍建設,我市還組建專業采樣檢測隊伍55支755人,消毒隊伍51支312人,專業消毒隊伍2支,服務于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我市先后投入20余萬元,在車輛進入監管倉和冷鏈食品進入冷庫之前兩個關鍵控制點在全省率先安裝智能化全面消殺設備,在作業區及庫內暫存區、庫內安全倉區設置6個全方位攝像頭和監控視頻和無線對講系統,實現遠程實時管理。綜合運用消費者掃碼記錄和監管倉數據信息,市場監管、衛健和疾控部門高效配合,及時安全處置4起涉及外省市涉疫食品流入我市事件。
打防并進力求安全“不打烊”
為落實常態化管控,我市嚴格按照建設標準設置入倉查驗區、車輛外部消毒區、采樣區、檢測區、卸貨區等功能區,明確工作人員按照工作性質在自身工作區域活動。通過物理屏障與倉內其他區域劃分,在地面標識清晰且有指引作用的單向進出通道,配備紫外線燈,防止出現交叉污染。對監管倉環境和設施設備按要求定期消毒,關鍵點位的消毒落實到位。
為確保進口冷鏈食品安全,我市開展循環往復全覆蓋檢查,依托全市2114名食品藥品安全宣傳員、協管員,加強網格化監管,織密排查網絡,對全市193家冷藏庫,401家冷凍庫,52家進口冷庫每日開展“地毯式”排查。督促指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三專、五證、五不”要求。共排查冷鏈食品生產經營單位35009家次。
同時,我市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線上排查及處置工作的通知》,開展線上線下聯動處置,加強線上排查,落實線下精準跟蹤處置。2021年8月11日組織開展了線上追溯演練,發現不規范行為18條,均落實線下處置。市場監管、衛健、商務、海關、交通、公安、郵政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冷鏈食品源頭端、生產端、市場端、消費端各環節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協查機制,共查處進口冷鏈食品案件22起,其中移送公安部門6起。(特約記者 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