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奔跑在大街小巷,手里送出包裹的芳香,你滿意的微笑,是最美的褒獎;我們是勤勞的‘小蜜蜂’,把美好生活向往,新時代的中國夢,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每天一大早,“快遞小哥”張兵便哼著《快遞員之歌》,將一件件快遞包裹分揀、裝車,奔走在淮南市的大街小巷。
“小快遞,大民生”,快遞行業已逐漸成為社會發展、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4月,淮南市成立快遞行業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實施“小蜜蜂”工程,扎實推進行業黨建高質量發展,快遞員有了溫暖的“家”。
“筑蜂巢”,讓快遞行業“聚起來”。淮南市現有郵政快遞品牌企業35家,從業人數2400多人。淮南市快遞行業黨委通過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等活動,積極引導快遞員工加入行業黨組織,倡導黨員率先當骨干,培養骨干成為黨員。
11月24日,張兵走進“小蜜蜂”講堂,和其他快遞員一起分享經驗,解決工作難題。本月初,他的名字出現在全國郵政行業技術能手公示名單上,成為此次安徽省唯一入選的快遞小哥,而更讓他高興的是,他已經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
“有了行業黨組織,黨員職工的精神面貌越來越好。”淮南市快遞行業黨支部書記楊玉華表示,以黨建活動陣地為“核心”,以淮南順豐、淮南申通、淮南中通、淮南圓通為依托,精心打造了“黨員號角”“黨員勞模工作室”“黨員巾幗先鋒崗”“黨員驛站”等黨建特色品牌。
“勞模精神感召人、骨干力量帶動人、組織支持凝聚人。”走進淮南市申通快遞園區的黨員勞模工作室,墻上掛的一幅字格外醒目。全國郵政行業勞動模范史志廠正在對一款綠色開箱裝置的小發明進行完善,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發揮技術創新的特長,帶動年輕快遞員成長為業務能手。”
每天工作閑暇之余,淮南中通快遞員張燕便會來到“小蜜蜂”書屋充充電,紅色典籍、業務書籍,讓這里成為快遞員的精神“加油站”。在位于大通區的淮南市快遞物流產業園里,淮南市快遞行業黨委向快遞企業選派黨建指導員,建設“暖蜂驛站”,培養業務能手,讓快遞隊伍“強筋壯骨
戴黨徽、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雙十一”前后,淮南市快遞行業進入一年中最為繁忙的階段,240余名黨員佩戴黨員徽章,忙碌在運輸、分揀、送達的各個環節,一只只“小蜜蜂”將一份份包裹安全送達。
11月1日一大早,淮南順豐毛集片區快遞員李家亮便來到焦崗湖鎮焦崗湖村,幫著養殖大戶牛爽將一箱箱大閘蟹裝車。當天100多單的銷量讓牛爽很是開心。他告訴記者,自從有了“快遞進村”,他的農產品銷路越來越廣。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淮南市大力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快遞進村”工程,在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設立“紅色驛站”,助推農產品上行,助力鄉村振興,截至目前快遞進村覆蓋率已達94.08%,覆蓋行政村747個。(本報記者 柏 松)(《安徽日報》11月29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