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筑牢企業發展的“根”和“魂”,推動企業破浪前行——立根固本強引領 把舵揚帆激活力
從黑色的煤炭,到白色的顆粒,11月18日,在淮河岸邊的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區,記者看到一袋袋“煤制聚丙烯”“煤制聚乙烯”從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源源不斷運往大江南北,廣泛運用于家電、汽車、電線電纜等眾多領域。
黨建引領有力,發展增添活力。在發展煤化工的火熱實踐中,公司高舉“中安姓黨、中安信黨、中安為黨”旗幟,賡續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履行“清潔高效利用煤炭、助力國家能源安全”的職責使命,擦亮了“共建共享、綠色陽光”的黨建品牌,帶領“6000+”產業大軍譜寫了一曲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奮進樂章。
同心共筑,為高質量發展把關定向
黨建工作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在中安聯合公司,黨建工作如同一條紅線,貫穿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作為華東最大的煤化工企業,中安聯合由中國石化長城能化與安徽省皖北煤電于2010年均股合資組建,主要產品為35萬噸/年線性低密度聚乙烯、35萬噸/年聚丙烯,配套400萬噸/年煤礦。組建10余年來,公司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重要作用,突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通過中心組學習、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等有效舉措,認真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
工作推進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黨旗就扛到哪里。公司黨委按“三一致”的原則,成立1個分公司黨委、6個黨總支、32個黨支部,實現黨建責任制考核全覆蓋。公司黨委班子成員帶頭到基層到一線講黨課,讓“中安姓黨”“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等理念厚植人心。
2019年7月,公司煤化工投料試車打通全流程,2020年7月進入商業運行,2021年6月通過竣工驗收,填補了省內大型聚烯烴企業的空白,帶動華東地區煤化工產業鏈的延伸,推動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以及地方經濟的高質量轉型發展。
“中安姓黨,中安聯合的基因是紅色的。”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施華彪告訴記者,企業始終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為發展的“根”和“魂”,始終秉承“清潔高效利用煤炭、助力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擔當,堅持務實、創新、融合抓黨建的工作方法,有效提升了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
同向發力,為深度融合共進蓄勢賦能
“黨建引領是企業發展最好的‘助推劑’。”在公司儲運部,黨總支書記卓平告訴記者,100名黨員中本部黨員26人,外聘專家黨員2人,外包單位黨員72人,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大家都是一家人、一條心,一個目標、一股子勁。
面對除核心業務外的輔助業務全部外包的實際,公司黨委從抓實黨建入手,攜手40余家協作單位及近20家關聯單位,成立聯合黨總支,探索實施組織聯建、工作聯動、考核聯評、紀律聯抓、業績聯創、文化聯塑的“六聯工作法”,畫好聯建“同心圓”,與協作單位同題共答,擴大外部聯盟“朋友圈”,做到中安區域抓黨建一個也不能少、一個都不掉隊,引領項目建設、試生產、商業運營業接棒步入“快車道”,黨建共建成為凝聚力量的“金鑰匙”。
以“隊伍聯建、實事聯辦、發展聯促、陣地聯享、品牌聯創”等方式,公司不斷加強與地方政府、化工園區、銀行、教育等行業交流,建立互為支撐、合作共贏的黨建聯盟,實現“小單位”向“大聯盟”的轉變。按照“黨委班子聯建、部門支部共建、工團建一體化”方式,不斷擴大共建范圍和數量,形成“同是中安人、共創中安業”的良好氛圍,“共建共享、綠色陽光”已經成為公司黨建的靚麗名片。
同頻共振,為發展大局注入黨建動能
11月21日,在淮河岸邊的中安聯合碼頭,黨員祝春雷熟練地操作著卸船機,將船艙中的煤炭抓取后填進料斗,通過皮帶運輸線源源不斷地輸向2.5公里外的中安聯合儲煤倉,她所創新的卸船機操作法被港務作業區推廣應用,日均卸煤保持在萬噸左右。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們的先鋒模范作用,感染和激勵著每一個人,大家對標先進找差距,踏踏實實干事業,凝心聚力謀發展。”這是中安聯合廣大黨員、員工一致的心聲。
圍繞安全生產,氣化裝置黨支部“區員崗隊”以“化煤成金,筑夢先行”支部黨建品牌為旗幟,引導黨員亮身份、踐承諾、展風采。13名黨員安全監督員盡心盡職,全天候做好排查隱患、組織搶修等工作,有力保障裝置穩定運行。
“朱集西煤礦以90.54分的成績,順利通過國家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礦井驗收!”今年夏天,當驗收組宣布消息時,技術主管王顯臣眼中噙滿激動的淚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面對“達標”路上的“硬仗”,他毅然放棄蜜月旅行,選擇堅守崗位。
發揮黨的優勢,把“促進發展”作為第一任務。公司黨委讓黨支部在基層工作中唱主角,成為攻堅克難的堡壘;開展“一支部一策略、一書記一目標”對標提升計劃,運用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方法,形成基層黨建工作動態管理、滾動提升的新格局。
點亮信仰燈塔,踐行初心使命。公司黨委把黨旗插在生產一線最前沿,黨員責任區、示范崗、突擊隊、攻關隊實現了生產鏈條全覆蓋;選聘120名黨員安全監督員,糾違章、查隱患;77個班組黨員覆蓋率達到100%,真正做到“生產吹哨、支部報到”,讓黨員身影總能出現在急難險重的最前沿、第一線。
今年以來,公司打出增產、降本、挖潛、增效組合拳,發動職工開展小指標競賽,MTO級甲醇和聚烯烴產品雙雙超額奮斗目標,預計全年生產MTO級甲醇209.68萬噸、聚乙烯35.56萬噸、聚丙烯37.17萬噸、煤礦混煤產量200萬噸,全年營業收入預計達64億元,在謀求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的征程中,煥發出高質量發展的蓬勃生機。(安徽日報記者 柏 松 黃永禮)(《安徽日報》11月24日一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