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岳張集鎮強化黨建引領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鳳臺縣岳張集鎮突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并緊密結合全鎮中心工作,通過“頭雁”示范效應、組織倍增效應、黨員聯動效應,激發鄉村振興“組織動能”,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注入新活力,著力打造宜居的新環境。
“頭雁”領航發揮示范效應
岳張集鎮始終堅持做好村級黨組織書記的選、育、管、用等工作,注重從鄉土人才、致富能手、返鄉能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優秀青年中培養,選拔村干部配齊配強鄉村振興“領頭雁”。
該鎮通過專題培訓、輪訓、上黨課、講黨史,以會代訓等方式,加強黨的理論知識水平,增強村黨支部書記們的“頭雁”本領,切實發揮“關鍵少數”作用,激勵“領頭羊”邁出“領跑樣”,積極投向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同時還涌現出了張集村五人黨支部,除了一名支部副書記達50歲,其余四位年輕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別看他們歲數不大,但是齊心協力為黨群帶頭創業辦實事的事跡,得到了當地干群的擁護,在前不久,村黨組織換屆選舉中,他們都是連選連任。到今年11月底,岳張集鎮共舉辦建黨百年,黨在我心中,建黨知識、鄉村振興等主題培訓班8期,培訓黨員660余人次。
組織強基發揮倍增效應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
岳張集鎮充分發揮全鎮23個行政村的14個黨總支、37個黨支部的“火車頭”作用,持續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建設化,建立整頓轉化渙散村黨組織長效機制,按照不設比例、應整盡整的原則,排查確定1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鎮黨委加大對這個村黨組織建設力度,對黨組織進行整頓轉化,選派鎮優秀干部出任村黨支部書記,并讓全村黨員認真細心地選出了幾名優秀黨員組成了該村的黨支部。不僅如此,鎮黨委還將先進村黨組織張集村黨支部建設工作經驗在全鎮推廣,切實提高黨員群眾知情度,滿意度和對黨支部工作滿意度。
黨員示范發揮聯動效應
六院村的黨支部委員兼文書徐豹,2018年畢業于安徽醫科大學,他放棄當醫生的工作安排,于同年擔任本村支部委員,有時在村里是義務行醫,如今又是連選連任村“兩委”班子成員。
岳張集鎮黨委在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這個“橋頭堡”引領作用的同時,還著力強化黨員這個“細胞”,注重將返鄉大學畢業生、優秀退役軍人、外出務工經商年輕人和農村勤勞致富帶頭人等有作為人才發展入黨,嚴格政治關口,實行優中選中,從源頭上不斷向黨組織輸入新鮮血液和提升全鎮黨員隊伍素質。
今年以來,該鎮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黨員必須履行的八項標準,共發展黨員25名,其中35歲以下年輕人比例55%,大專以上學歷比例56%,切實優化了黨員年輕化結構。注重加大黨員教育力度,積極組織黨員參加輪訓、赴外地紅色經典學員教育基地和革命老區及抗戰勝利紀念館等學習、培訓、受教育,激發黨員意識、增強黨性修養,提升黨員能力,教育引導全體共產黨員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劉銀昌 宋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