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管局“常態化遠程異地評標”舉措成為我市唯一入選案例
記者從市公管局獲悉,省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在全省范圍篩選安徽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踐創新案例,市公管局報送的創新案例《發揮資源集聚效應 促進區域開放共享——淮南市以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助推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戰略合作》成功入選。全省共39篇創新案例入圍,這是我市報送通過的唯一入選案例。
據悉,為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全面展示各地各部門與滬蘇浙合作的典型經驗、創新做法、顯著成效,省長三角辦按照著力體現“高質量”和“一體化”原則,在全省范圍篩選創新案例。這些案例將集納編印《安徽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踐創新案例集》,并在今年世界制造業大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上發布。
市公管局報送的以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助推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戰略合作案例能夠脫穎而出,是因其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關鍵詞,通過對傳統評標方式的革新,實現了交易過程無紙化、交易監管智能化、評標活動專業化、交易活動便利化、交易數據科學化,為推動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一體化發展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2020年,市公管局在實現全流程電子化基礎上,以“智能化”為突破口,聚力創新“評委異地化、評標遠程化、監管智能化”,開啟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模式,實現跨省市聯動監督、協同管理,有力推動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這種遠程異地評標模式統一交易制度規則、強化技術數據規范、共享評標專家資源、推動數字證書互認,為投標企業跨平臺、跨地區參與交易提供便捷服務。
去年疫情期間,淮南對口援助湖北十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同廣東佛山、四川達州合作完成湖北省首個跨4省遠程異地評標的項目——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十堰基地遷建的遠程異地評標工作,項目預算金額達1150萬元,為全省開展跨區域交易服務和區域一體化合作“先行先試”,起到積極示范作用,同時也為實現長三角一體化遠程異地評標體系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典型示范。這種模式搭建了長三角CA互聯互通平臺,實現了各交易中心數字證書的互聯互通,推進湖州、嘉興、蕪湖、宣城、無錫、常州、南通、淮安、宿遷等長三角城市內的快速身份認證,投標人憑借一把“鑰匙”,就可參與聯盟內不同交易平臺的招標投標活動。
通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我市與蘇浙皖三省28個地市級交易中心成立長三角區域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合作聯盟,建立多城市互為主副場的合作機制。2021年1月與江蘇省無錫市梁溪交易中心開啟“李巷路工程施工”項目跨省遠程評標工作,是安徽省與長三角地區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合作的新起點。目前應用5G+區塊鏈技術完成跨區域遠程異地評標項目107個,交易金額突破2864.16萬元,有力推動了公共資源交易跨地區共享,促進了要素自由流動,積極助力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一體化發展。(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