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暢游八公山的同時,還能欣賞到一道道盆景‘美味’,真是讓人心曠神怡。”今年八公山區第二屆文化旅游節期間,游客們走進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八公山區山王鎮林場村,觀賞在這里舉辦的盆景園藝展,現場150多盆造型優美的盆景精品讓人們嘖嘖稱嘆、贊不絕口。
欣賞盆景文化,品味苗木神韻。一個個盆景成了林場村最靚麗的風景,許多游客慕名而來,流連拍照。
小盆景,大產業,叩開鄉村振興“致富門”。近年來,八公山區山王鎮林場村積極探索建立“村黨組織+協會+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農戶”聯動發展模式,帶領村民發展苗木栽培,為“美麗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林場村位于八公山腳下,風景優美,環境宜人。“我們村地處丘陵地帶,半山半田,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十分適合苗木栽培。”林場村盆景基地負責人張文友,是村里第一個開展盆景種植的,2011年他收拾了自家的一畝多山地,種下1000多棵真柏幼苗,2015年將當初1元1棵進的樹苗賣到了每棵20元,2019年他的600棵真柏賣了7萬元,其中一盆鄰水式造型的真柏盆景賣了7000元,在村里轟動一時,也增強了村民們進行盆景種植的信心。
“2019年,我們村建設苗木盆景種植基地(盆栽種植觀賞園),第一期投資28萬元,流轉30余畝土地,繁育八房系魚川、宮坂系魚川、黃金真柏、真柏等各類柏類,大坂松、五針松、黑松、黃山松等松類。”林場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李傳寶介紹說,預計明年這些繁育的盆景苗木可以出售,將大大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作為農村“土專家”,如今張文友除了打理自己的苗木,還義務為村民授課,教授苗木種植、盆栽護理等專業知識,發揮“傳幫帶作用”,帶動當地村民育苗上盆,目前林場村共有30余人在本村種植苗木盆景200余畝。
為了實現共同發展,2020年初,林場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八公山區盆景協會”,現有會員50人。“協會定期舉辦盆景技藝培訓會上,組織會員們在一起交流盤扎技藝,總結培育心得,通過盆景賞析,感受盆景魅力。”作為盆景協會負責人,李傳寶表示將積極發揮協會在盆栽種植農戶、盆景愛好者、政府之間的紐帶作用,為種植戶爭取資源和政策,推動盆景產業發展壯大。
2020年八公山區文旅節期間舉辦了首屆盆景園藝展,邀請了省內外盆景大師現場教學盆景制作,現場吸引了36000余名游客。“今年是我們舉辦的第二屆盆景園藝展,匯聚了約150盆造型優美的松、柏盆景園藝精品,同時出售真柏、黑松、瓜子黃楊等精美小盆景,營業額約有8萬元。”山王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兩屆盆景園藝展的舉辦,既為市內外盆景愛好者架起展示、交易和交流的平臺,提供攜手合作、共謀發展的機會,也對促進鎮、村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下一步我們將擴建苗木盆景種植示范基地(盆栽種植觀賞園),計劃整合利用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駐村工作隊發展村集體專項產業資金等擴建苗木盆景種植示范基地(盆栽種植觀賞園),形成約50畝的盆景種植示范區及觀賞園。”林場村第一書記、市鄉村振興局駐村工作隊隊長湯昊介紹說,預計可新增各類新品種13萬棵,促進村集體經濟年均增加收入30萬元。
“小盆景”撬動“大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該村將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圍繞國家4A級八公山風景區及景區規劃,結合實際制定鄉村旅游產業規劃,引進經果林優質品種,鼓勵農民開展綠化,走林業經濟發展之路,著力建成一個暨苗木生產、銷售、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盆栽種植觀賞園。同時以盆景文化為核心,打造林場特色品牌,吸引廣大市民參觀游玩。此外,將流轉村民現有宅基地,建設民宿及農家樂,提升鄉村旅游配套設施。(記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