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場監管局推動構建安全有序市場環境
2021年上半年全省營商環境指標排名中,我市“企業開辦”指標位列全省第一。
2021年全省首例由市級消保委代理的公益訴訟案件勝訴,開創消費維權新篇章。
截至日前,全市實有市場主體突破25萬戶、實有注冊資本突破5000億元,分別達到254123戶、5019.76億元。
以“六比六看”、“五破五立”為主要內容,以爭創“四個一流”為目標要求,“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部署,全員參與,立足市場監管職責,展開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不斷引導市場監管黨員干部轉變觀念、堅定信心、主動擔當、凝聚共識,推動構建安全有序市場環境,助力淮南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再提升。推深做實“我為群眾辦實事”51項民生事項,明確19個討論主題,開展“高質量發展,我們怎么干”大討論26次,全局干部職工共撰寫討論發言稿200余篇,為全市和市場監管系統高質量發展獻言獻策。
堅持科學精準,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實現再提升。市級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投入使用,抽檢核酸檢測樣本11530個,外包裝六面體消毒入倉進口冷鏈食品30121件、442.4噸。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省級平臺上線運行,注冊企業主體675戶、“四證”齊全商品1995家次,上傳進貨臺賬3624個,出貨賦碼3134批次。
堅持服務市場主體,創優營商環境實現再提升。2021年上半年全省營商環境指標排名中,我市“企業開辦”指標位列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將111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四扇門”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其中直接取消2項,審批改備案1項,實行告知承諾51項,優化審批服務57項,市級12部門分別制定并公布事中事后監管措施44項。
堅持底線思維,市場安全保障水平實現再提升。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集中整治,查處案件556件,罰沒款407.03萬元。開展夏季食品安全整治專項行動,立案54件,罰沒款17.64萬元。完成食品抽樣4202批次。實施“食安安徽”品牌建設計劃,淮南經開區啟動“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壽縣啟動“安徽省餐飲質量安全街區”創建。
堅持品牌戰略,質量強市建設實現再提升。壽縣、經開區相繼啟動安徽省質量強縣(區)創建。積極開展自主品牌企業培育,19家企業預申報第九屆市長質量獎評選。召回缺陷消費品500件。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認證提升行動。國家煤化工產品質檢中心承擔的國家級檢驗檢測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驗收,為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安徽經驗。
堅持系統聯動,維護市場秩序實現再提升。牽頭開展整治非法成品油專項行動,23個加油站(點)自行整改,查封關閉取締5個非法加油站(點)。抽檢油品367組(含自備油庫11組),其中:汽油180組,柴油179組,車用尿素8組,已檢出367組,不合格17組,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油品均依法處理。
堅持區域協作,長三角市場一體化建設實現再提升。加大與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管部門的對接力度,積極梳理合作對接事項。加強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服務能力建設,設立長三角通辦專窗,開通執業藥師的注冊、延續、變更、注銷“跨省通辦”通道,實現36個事項長三角“一網通辦”、長三角市場主體身份在線“一次驗證、全網通用”和電子營業執照共享共用。
堅持創新驅動,綜合監管效能實現再提升。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完善部門“一單兩庫”,共錄入抽查事項清單1449大類3885項,錄入執法人員5948人,錄入監管對象49.58萬戶次。會同市直22個部門制定印發聯合抽查計劃41批次。全市共抽取隨機抽查任務381批次,已完成抽查任務245批次,共抽查并公示檢查結果1458戶次,其中發起聯合抽查任務61批次,占全部抽查任務的16.01%。
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著力構建“大市場”體系、“大質量”格局、“大監管”機制,進一步暢通市場準入、優化行政審批、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支持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激活市場內生動力和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推進智慧監管,圍繞“互聯網+市場監管”,推動市場監管效能持續提升,努力為我市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激發新活力、塑造新優勢。(記者 周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