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安徽省全面推行林長制改革以來,鳳臺縣不斷優化林業發展環境,森林面積穩步增加,林木管護力度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群眾獲得感逐年增強,圓滿完成了林長制改革階段性工作任務,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鑄造綠色發展“新引擎”
鳳臺縣以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創新點為抓手,用林長制改革總攬全縣林業工作,重點發展農田林網、濕地保護、淮河流域森林生態廊道、科技興林產業發展、古樹名木保護等。去年共完成成片造林3100畝,今年已完成成片造林3500畝,完成各種類型營造林3.7萬畝。
高質量打造淮河岸線鳳臺段生態防護林,建設濕地樹種種質資源庫2284畝;高標準建設農田林網,2020年在古店鄉新建高標準農田林網2.4萬畝,今年在大興鎮建高標準農田林網2萬多畝;高水平開展單位造林,去年鳳臺縣河道局完成造林850畝,栽植中山杉、女貞、垂柳等各類苗木76710株,今年園藝場、武集林場、河道局等完成植樹造林近千畝,植樹10萬株。
為有效保障各級林長履職盡責,鳳臺縣全面完善林長制“五個一”服務平臺建設。建立“一林一檔”,強化信息管理;建立“一林一策”,強化規劃引領;建立“一林一技”,強化服務保障;建立“一林一警”,強化執法保障;建立“一林一員”,強化安全巡護。目前全縣共選聘“一林一員”543名,實現了“一林一員” 安全巡護全覆蓋。
同時,重點推進鳳臺縣轄區八公山林區鳳臺責任區林長制改革,實施增綠增效行動,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
結合縣情林情,鳳臺縣積極探索實踐,通過扎實的工作舉措,有力地助推了林長制改革工作。
組織領導抓出新高度。縣級總林長帶頭巡林,2020年共累計巡林100多次,組織召開鄉鎮和成員單位會議,安排部署林長制改革工作。督促鄉鎮林長履職盡責,推進鄉級林長月巡林,村級林長、護林員日常巡林工作,2020年鄉村級林長共開展巡林近萬次。
跟蹤推進抓出新力度。以總林長令的形式,將每位縣級林長基本工作、重點任務列出提示單,發放到縣級林長手中,并對應安排一位技術指導員跟進工作。
“五綠”建設抓出新速度。圍繞增綠增效,持續推進植樹造林,超額完成省市下達的年度造林綠化任務,2020年完成創建省級森林鄉鎮1個、省級森林村莊14個。
鄉村振興抓出新準度。利用淮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智能溫室,繁育中山杉扦插苗600萬株以上,建成“全國一流、安徽最大”的中山杉育苗基地。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無縫銜接,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成立中山杉育苗聯合社,參與投資的脫貧戶社員按照年收益6.5%的比例固定分紅,每人每年實現增收2600余元,每年提供季節性崗位1000多個。
保護管理抓出新強度。該縣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林地和保護地管理,嚴控林木采伐限額,嚴格征、占用林地的審核審批。加強森林防火,全面提升森林火災撲救能力、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快速反應能力以及實戰能力。
描繪綠色發展“新答卷”
今后,鳳臺縣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實現林業高質量發展,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統籌做好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綠”文章,全力推進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創建和森林資源保護。
積極推進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推進五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創新點建設、宣傳、落實、執行好《安徽省林長制條例》、做好古樹保護、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緊扣“一林一策”目標規劃,完善縣級和鄉級規劃,完成村級林長責任區規劃編制。繼續完善服務平臺,更新林長制信息;及時維護標識牌,持續發揮良好的宣傳效果。(記者 劉銀昌 通訊員 朱紅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