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續優化公共資源交易環境護航高質量發展
公共資源交易作為反映地方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事關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效益,事關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市公管局以“放管服”改革為突破口,圍繞“交易電子化、運行規范化、服務標準化”為發展目標,以關聯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的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成員單位為抓手,建立招標投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工作機制和預警通報提醒機制,多舉措創最優營商環境,促市場健康發展。
新常態:“全流程電子化+不見面”開標提升交易效率
今年上半年,隨著公共資源交易“市縣一體化”電子交易系統升級和完善,淮南市公共資源交易系統使用“不見面開標”成為常態,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實現了全流程電子化。通過可視化在線交易服務,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各方主體“線下不見面、線上面對面”,目前淮南市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已進入常態,即從招標公告發布及獲取、開評標、異議、投訴、中標通知書發放、檔案歸檔、合同以及履約信息公示等功能全部實現線上操作。
“全流程電子化+不見面”開標極大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效率。上半年實現不見面項目受理1300個,成交額120.63億元,招投標電子化率達到100%,真正實現“企業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新服務:優化“六大制度”保障所有交易環節“零障礙”
市公管局優化“主動服務、即時辦理、容缺受理、提醒辦理、限時辦結、跟蹤服務”六大制度,持續精簡壓縮交易流程,推進“店小二”式精準服務。
兩項行政許可辦理時限由原來3天壓縮為1天辦結。同時,以“方便快捷”為切入點,最大限度地精簡受理資料,壓縮業務流程,將十二步操作流程簡化為七步;取消了無法律法規依據環節,最大限度縮短交易時間,項目受理、招標文件發布、場地預約、中標結果公示、投標保證金收退辦理時限壓縮為1天,所有交易環節“零障礙”。
同步,推行招標人和中標人面對面采購。建立“淮采商城”,簡化“淮采商城”征集供應商的程序,進一步擴大網上商城和電商征集范圍,降低“入圍門檻”,專門面向中小微企業征集,小額工程項目納入商城采購;降低中小企業招投標成本,上半年淮采商城共完成2412個項目采購,成交5342萬元。
新模式:創新保證金管理大幅降低企業交易成本
為了最大程度“便企利民”,市公管局進一步明確了電子保函業務的適用范圍。在招標文件范本中明確提供現金、銀行保函、保證保險等多種形式,不得限定只能以現金形式提交。
創新保證金管理模式,推進公共資源交易與智慧金融深度融合,擇優引入8家實力強、資信好的金融機構,實現投標企業全流程線上辦理功能,通過“投標人申請+數據交互+銀行授信”的方式,實現投標保函全流程電子化辦理,運行成效在全省領先,經驗在全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進行推介。上半年已為9459家企業開具投標保函替代現金保證金為17億元,替代率達57%,釋放了中小企業的沉淀資金占壓。
針對中小企業招投標出臺了《關于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200萬元以下政府采購項目免收投標保證金。2021年又全面實行政府采購項目免收投標保證金政策。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繳納方式招標文件已做到100%支持“電子化擔保函”,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市公管局將加快構建信用監管、協同監管的工作機制,著力提升平臺系統功能,持續優化管理服務事項,全力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大力整治招標投標市場環境,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誠信的公共資源交易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記者 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