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区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国产一二三_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_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
|
|
|
|
|
|
|
|
 
首頁 > 迎接市十一次黨代會 縣區得意之作 > 集體經濟“提擋加速” 鄉村振興“蓄勢聚能”
q
 懷新平系列言論專欄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
 營造直播帶貨良好生態
 重視城市發展新舊動能轉換
 讓“春申號”駛向更富文化認同的未
 跨越國界的“生命種子”,傳遞大愛
 協同創新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縣區傳真
 我市開展“質量月”專題宣傳咨詢活
 潘集區構建基本養老保險立體化宣傳
 鳳臺縣多措并舉推進“鳳糧入川”
 八公山區扎實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
 毛集實驗區招商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
 田家庵區“春風行動”突出精準扶貧
 八公山區全力應對H7N9疫情防控
 謝家集區成功搗毀一處食品加工黑作
集體經濟“提擋加速” 鄉村振興“蓄勢聚能”
【字體: 】 發布時間:2021/9/15 9:22:46   【打印】【關閉】
  1、凡淮南日報社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淮南日報社所有,任何網站和媒體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2、已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本網作品時必須注明“來源:淮南網”和作者名字;3、對違反以上兩條聲明的網站和媒體,淮南日報社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八公山區因山得名,緣煤而建,曾有大小煤礦14對,轄區各村圍繞煤礦發展集體經濟,一度十分紅火。2012年至2017年底,伴隨著煤礦的先后關閉,村級集體經濟“一落千丈”,薄弱村占比接近一半。

2020年,八公山區村集體經濟年經營性收入達616.2萬元,村均29.3萬元,與2018年同比增長49.5%;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占比19.05%,位居全市前列。

亮眼的數據見證了村集體經濟的“提擋加速”,也為該區鄉村振興“蓄勢聚能”。

轉型帶來蝶變,創新注入動能。八公山區持續探索“黨建+”模式,盤活用好文旅品牌、傳統技藝、集體“三資”等優質要素,撬動鄉村產業提質升級,助推集體經濟加速成長,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根基。

“黨建聯盟”聚力,文旅融合點亮“美麗經濟”

在八公山腳下風景優美的林場村,有一處盆栽種植觀賞園,形態各異的盆景讓人賞心悅目,匯聚成一道鄉村振興的獨特風景。“我們這個種植園現在育苗5萬余株,擁有十余類苗木品種。”林場村負責人李傳寶介紹說,該村積極探索建立“村黨組織+協會+農村實用技術人才+農戶”聯動發展模式,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八公山區盆景協會”,帶領村民發展苗木栽培,去年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達15萬余元。

“我們區最大的比較優勢是良好的自然生態和獨特的歷史人文資源,這也是鄉村振興、集體經濟發展的沃土和寶庫。”八公山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該區引導4A級八公山風景區周邊的6個村深化文旅“黨建聯盟”建設,成立盆景、民宿等產業協會和1家觀光服務公司,打造環景區鄉村旅游集體經濟圈。

南塘村建設包括動物樂園、兒童游樂場、休閑購物區等內容的“憨豆樂園”,發展鄉村旅游和農產品電銷,僅憨豆樂園項目自去年“五一”試營業以來,就接待游客近5萬人次,營收50多萬元。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閃沖村,將民宿、經果林、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民俗文化體驗館、休閑觀光步道、樂澗套旅游風情帶等項目串聯在一起,打造集田園休閑與生態度假的鄉村文旅度假勝地……

鄉村發展融入豐富的文旅元素,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也讓八公山美麗經濟“花開四季”。

“多元產業”升級,“一村一品”盤活一方經濟

立足“一村一品”“多村一業”,八公山區開展全產業鏈創建,努力培育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的“八公山”字號綠色農產品,打造面向長三角的特色農產品輸出地。

下郢村是遠近聞名的“豆腐村”,村內豆制品生產作坊眾多,且口味與質量俱佳,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過去我們村豆制品生產存在‘小、散、亂、差’問題,近年來在鎮黨委牽頭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兩家公司合資成立安徽豆福豆制品有限公司,扶持‘豆腐村’小作坊集中入園,進行規范化生產。”下郢村負責人廖聯合介紹說,該村力爭把“小豆腐”做成大文章,打響八公山豆制品品牌,目前豆福公司已經開始試生產,預計未來可實現日加工原料大豆10噸,年產值6000萬元的生產能力。

中秋佳節將至,近期在楊家地村合作的電商平臺上,購買該村土公雞的訂單源源不斷。“我們原有一片占地約30畝的苗圃基地,近年來利用這片基地發展林下養殖,投入少、見效快。”楊家地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波介紹說,林下養殖的土公雞肉質緊實有彈性,口感鮮嫩美味,深受顧客歡迎。今年以來該村養殖場陸續購進1萬只雞苗,預計年收入可達40萬元。

特色產業蓬勃發展,鄉村經濟活力迸發,全區涌現出“閃沖香椿”“南塘草莓”“鼎臻土雞蛋”“李咀蔬菜”“七里香野生茶”等一批農產品“特色名片”。

“三變改革”增能,先行先試激活動力“引擎”

向改革要紅利,為發展增動能。八公山區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改革”,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實現“循環造血”功能,為鄉村振興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走進妙山村寫有“青石園”門牌的院子,上下兩層樓已被改造成民宿,每個房間都裝修成標準間,床鋪、電視、衛生間等設施一應俱全。“這處房子已經被閑置多年,為了讓土地生金,讓農民增收,我們充分利用這些閑置農房發展民宿、農家樂,既能盤活閑置資源,還能給農戶和村集體創造收入。”該村負責人賈全少介紹說。“我們現已盤活運營閑置農房12套。”該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我們,作為省級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試點縣區之一,目前八公山區已建成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規范化流轉平臺,實現VR看房、供需信息共享、合同備案等線上功能。

為了持續深化“三變”改革,八公山區完成清產核資,加強“三資”管理,全面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信息化,在全市率先開展資產運營監管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將清產核資結果、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資產財務管理等納入平臺管理,21個村集體股份合作社均已在農行開立賬戶,實現村社賬目分離。

鄉村振興,奮勇爭先!“我們將聚焦建設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產業提檔升級,著力打造產業特色鮮明、基礎設施完善、宜居宜業宜游、社會安定和諧的鄉村振興八公山樣板。”八公山區負責同志充滿信心地表示。(記者 何婷婷)

(責編:湯寧  初審:孫繼奎  終審:沈國冰)

|
|
|
|
|
|
|
|
|

皖ICP備07008621號-2 皖網宣備3412015007號  主辦:淮南日報社 版權所有:淮南網
如果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與我們聯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淮南網"。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感謝您對淮南網的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乌鲁木齐市| 辽中县| 闻喜县| 瑞安市| 双流县| 平利县| 黔南| 丹棱县| 荆门市| 农安县| 灵武市| 郑州市| 木兰县| 嘉义市| 永安市| 贵南县| 衢州市| 那坡县| 大同县| 惠安县| 蓬莱市| 绿春县| 中卫市| 乌鲁木齐市| 萝北县| 巴彦县| 综艺| 基隆市| 册亨县| 马山县| 丹凤县| 崇义县| 黄山市| 四子王旗| 蓝田县| 安陆市| 加查县| 桂阳县| 无极县|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