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好人曹學濤
中煤新集公司口孜東礦固定隊班長曹學濤,用奮斗踐行工匠精神、潛心鉆研獲20余項專利及實用新型項目,從一線煤礦工人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曹學濤榮登2021年7月“中國好人榜”。
心在一藝,其藝必精
剛參加工作時,曹學濤被分配到新集一礦固定隊從事設備維修工作,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看圖紙對他來說就是看天書,但他心在一藝、其藝必精。憑著不服輸的精神,他認真研讀《機工基礎》《液壓學》《機電知識手冊》等專業書籍。在他的宿舍里,床前總放著一個方凳,1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就是在凳子上完成的。工作中,他在干中學、在學中干,逐步就掌握了現代化礦山井架、井筒裝備、各種提升機施工安裝方面的前沿知識,成為礦區知名的技術“大拿”。
近年來,曹學濤針對設備運行中存在的瓶頸問題,取得了“更換襯墊新工藝、摩擦式提升機調繩工藝、主井裝載舍板改造、定量斗翻板油缸設計、副井操車系統改造、風井粉塵泄漏裝置、提升鋼絲繩涂油裝置”等30項技術改進及工藝優化成果,保證了礦井大型設備的平穩健康運行。
水土不服,對癥下藥
因工作需要,2009年,曹學濤從新集一礦調到口孜東礦固定設備隊任機工班長。口孜東礦是國內首對智能化礦井,礦用設備進口率占80%。為練就設備維護絕活,他把線路圖紙掛在自己宿舍的墻上,每天睡覺前和起床后,第一眼看的就是圖紙、資料,孜孜不倦地鉆研。他經常深入車間,圍著機器轉圈圈,全面掌握各元件的動作,感受設備工作時的運轉狀態,直到把圖紙與實物結合起來、弄懂為止。
為突破新設備使用中存在的“水土不服”問題,他采取“通原理、找差異、抓關鍵、重閉環、革工藝”五步工作法,精心構思檢修工序流程,對標模擬演練,開展技術攻關,研發出“一種多繩摩擦式提升絞車天輪襯墊車削裝置”“一種空氣壓縮機風道”“主井裝載翻板油缸裝置”等多項實用新型專利。2014年7月,曹學濤獲得安徽省第六屆職業技能大賽絕技絕活能手稱號,“鋼絲繩無毛刺對接”被選為省第六屆絕技絕活項目。每年為企業創造效益近千萬元,并大幅度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安全性。
匠心傳承,桃李滿芳
2014年,為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育平臺,公司成立了曹學濤“大師工作室”。曹學濤親自編寫制訂培訓大綱,采取“學、演、練”培養方式,毫無保留地把自己20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同事,先后帶出專業骨干50多人。同時,他依托“大師工作室”創客平臺,持續開展配件加工、優化改進等工作,為礦井每年節約維修成本近千萬元。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曹學濤“大師工作室”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命名為“煤炭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2017年,曹學濤“大師工作室”被公司授予“優秀職工創新工作室”稱號;2018年,曹學濤創新工作室被公司授予“優秀創新工作室”稱號;2019年,曹學濤勞模創新工作室被省總工會授予“安徽省勞模創新工作室”。曹學濤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江淮杰出工匠”“安徽省第六屆職業技能大賽絕技絕活能手”“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被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記者 朱慶磊)